热搜:

疾病动态简报2025年第4期

时间:2025-01-27 16:31 来源:福建省疾控中心
| | | |

疾病动态简报
2025年  第4期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所            2025年1月27日
  1.坦桑尼亚马尔堡病
  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办事处:1月20日,坦桑尼亚共和国总统宣布,对该国西北部卡盖拉(Kagera)地区25例马尔堡病毒病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检出一例马尔堡病毒阳性,其余疑似病例呈阴性,从而证实卡盖拉地区出现了马尔堡病毒病暴发疫情。
  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一名官员在1月23日的简报会上称,坦桑尼亚国家实验室在卡盖拉(Kagera)地区的疫情中又确诊一例马尔堡病毒病病例,已报告10例病例,其中2例确诊病例、8例疑似病例。9人死亡,病死率为90%。死亡的9例病例包括1例确诊病例、8例疑似病例。
  2.玻利维亚查帕雷出血热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2025年1月7日,玻利维亚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该国拉巴斯省确诊一例查帕雷出血热病例。病例,男,农民,50~60岁,2024年12月19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牙龈出血等症状,24日就医,30日死亡。2015年1月2日,经国家热带病中心RT-PCR检测为查帕雷病毒核酸阳性。截至2025年1月13日,无续发病例报告,所有接触者均无症状,已实施消毒和灭鼠等公共卫生措施。世界卫生组织经评估认为,查帕雷病毒尽管可能出现人际传播,但由于人际传播在普通人群中罕见,因此该病不存在国际传播的重大风险。
  查帕雷出血热是一种罕见的人兽共患病,2003年在玻利维亚首次被发现。本次疫情前,全球共有4次疫情报告,也均发生在玻利维亚。查帕雷出血热由查帕雷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受感染啮齿动物排泄物(例如尿液、粪便或唾液)污染的细小气溶胶颗粒传播给人类。人际传播并不常见,但已有记录,尤其在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不足的医疗机构中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或者在产生气溶胶的医疗过程中。潜伏期为4至21天,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呕吐、腹泻等,严重时出现出血症状。在未经治疗的患者中,病死率范围为15%至30%,暴发期间报告病死率高达6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