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早晚温差较大,有“一夜入秋”的感觉。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适当冻一冻有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秋冻”真的靠谱吗?
秋冻 ≠ 秋天少穿
不是简单得多穿和少穿的问题。
“春捂”是指春天气温刚刚开始回升,要注意保暖、尽量捂着点。
而“秋冻”是说秋季气温刚刚开始下降,要少穿一点衣服、让身体受受冻,等到寒露或霜降之后再穿厚些。这样,可以通过冷空气刺激自己的身体,增加御寒能力、减少疾病。
秋冻可增加御寒能力
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跟空调有一点像,都有一个设定好的温度,外界温度比它高的时候制冷、外界温度比它低的时候产热。
只不过人体的温度是早就设定好的,即37℃左右。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重要的内脏器官(大脑、心脏等)才能正常运转。
秋冬天的环境温度比37℃低得多,因此,人体要想办法为内脏器官创造舒适的环境:一方面,收缩外周(皮肤与四肢中的)血管,减少热量损失;另一面主动增加热量的产生。
接触的冷刺激越多,身体的调节能力就相应越强。比如,基础代谢可能增加,即使不打寒颤也不至于觉得冷;或者皮下脂肪层增加,将冷空气牢牢隔绝在内脏之外。
不过,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冷适应不一定可以减少疾病。冷适应的能力跟年龄、性别、运动情况、饮食情况等许多因素有关,冷刺激可以直接引起某些疾病,比如荨麻疹,也可以对其他疾病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循环系统疾病。
4个部位,不能冻!
头部:头部受冻,会被寒气入侵体内、阳气走散,从而引发其他基础性病症。
脚部:脚冷,则冷全身。身体抵抗力下降,疾病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腹部:腹部受凉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女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
脖子:脖子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6类人群,不要冻!
秋冻并不是人人适宜,下面几类人群比一般人更易受到寒冷的伤害,最好根据气温和身体感觉及时增添衣物。
有呼吸系统疾病的
哮喘、支气管炎病人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比较差,受到寒冷刺激后,易加重咳嗽和喘息等症状。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
寒冷容易导致人体的血管紧张,严重时还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甚至还会使血管脆裂发生中风,引起偏瘫,危及生命。
有胃病的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冷空气侵犯胃肠,导致并发症。如果防护不当,就会使旧病复发。溃疡病人受寒冷的刺激后,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有老寒腿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寒时,老寒腿会使疼痛加重,应该注意腿部保暖。
体寒女性
虚寒体质的女性,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小腹寒冷的女性朋友,秋季一定要注意自己脚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体寒。
有糖尿病的
寒冷刺激不但会加重糖尿病,还可能加重微循环障碍,甚至可能诱发急性并发症。
科学秋冻3原则
1. 健康人群在气温稍有下降时,可以不立马穿厚衣服,尽可能晚一点或逐渐添衣加裤,以增强机体对气温下降的适应能力。
2. 老人、小孩或体虚的人群,不应该一味追求秋冻,而应该“收住热”。
3. 当气温急剧下降时,不可一味追求秋冻,否则就易生病。
夏末秋初“秋冻”最适宜。晚秋再“秋冻”,不仅对健康无益,还会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
日照温度在15℃~20℃时,人们减少穿衣适当“冻”一下,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但接近初冬时,气温降到15℃以下,要穿上秋冬衣服了。
换季时如何增强免疫力
应对降温,想提高免疫力
平时要多摄入
新鲜的蔬菜水果、优质的蛋白质
保证充足睡眠
同时注意房间的通风换气
还可以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
比如慢跑、骑自行车、登山等
都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帮助大家顺利过渡到严冬季节
综上,“春捂秋冻”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具体接受什么程度的冷刺激,大家得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来哦。
来源:广西疾控 中国疾控中心 福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