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嗡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身影
没错,盛夏已至
蚊子大军又开始猖獗了
这些蚊子
不仅“嗡嗡”得令人心烦
留下的蚊子包也让人奇痒无比
还可能传播登革热、乙脑、黄热病等流行性疾病
这谁能忍啊
恨不得把所有蚊子从家里赶走
那么,你知道吗?
除了穿长袖长裤、使用蚊帐、电蚊拍、灭蚊灯
翻盆倒灌、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等物理手段
还可以借助化学手段来防蚊灭蚊
走进超市商场
各类家庭灭蚊产品琳琅满目
你对它们的了解有多少
又该如何挑选购买和使用呢?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这几种“味道”,蚊子都不喜欢
目前我国家用卫生杀虫制品行业已经形成了以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和气雾剂为主的市场。
蚊香:蚊香是一种传统灭蚊产品,载体是碳粉、木屑等,点燃后所发出的带有驱蚊灭蚊成分的烟可驱赶蚊子或熏死蚊子。
电蚊香(片/液):电蚊香(片/液)通过加热蚊香片/液,使其散发出具有杀虫成分的化学制剂气体,从而达到驱蚊灭蚊的效果。
杀虫气雾剂:杀虫气雾剂是将药液与抛射剂充填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使其气化高速喷出,形成很小的颗粒在空中悬浮、扩散,一般直径在30μm—35μm之间灭蚊效果最佳。
以上灭蚊产品的主要成分包括拟除虫菊酯(氯氰菊酯、氯氟醚菊酯、丙炔菊酯、四氟甲醚菊酯等)、氨基甲酸酯(残杀威等)和有机磷(毒死蜱等)等,其中拟除虫菊酯类的毒性最低,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类属于低毒或微毒物质,因此运用最为广泛。
目前全球已开发了近80种菊酯类杀虫剂,它是一种菊属植物提取物的结构衍生物,属于神经毒素,可紊乱蚊虫的神经系统,使个体出现痉挛、麻痹以及死亡。
2.这些灭蚊产品都安全吗?
值得一提的是,灭蚊的有效成分多多少少均有毒性。因此,蚊香等灭蚊产品均不存在无毒标识。
但大家不必“谈毒色变”,俗话说“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合格的灭蚊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并不高,如一般液体蚊香每小时挥发出的拟除虫菊酯为1 mg,远低于5000 mg/m3的大鼠急性吸入LC50(导致一半以上大鼠死亡的量),对人体还是比较安全的。
3.灭蚊产品购买小贴士
查看产品的农药正式登记号:根据我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驱蚊产品、卫生杀虫剂等驱蚊灭蚊产品属于农药的范畴,产品标签上也会有农药正式登记号、农药生产批准文号。
大家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农字号,包括海外进口的产品,也有批号哟。
查看产品的具体成分:购买灭蚊产品时注意成分表,选择不同菊酯类以及其它灭蚊成分复配的产品,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同种灭蚊产品,避免蚊虫对同种灭蚊成分产生高度抗性,降低灭蚊效果。
特殊人群按需购买:哮喘等特殊人群应避免购买和使用蚊香,其燃烧后产生的微粒可能导致哮喘复发。
有婴幼儿和孕妇的家庭,建议首选物理驱蚊,如前文提到的蚊帐、电蚊拍、诱蚊灯等。
4.使用灭蚊产品时,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不同场景选择不同的灭蚊产品:在空旷的、通风良好的、蚊虫密度较高的地方,如阳台、庭院等,我们建议使用蚊香。研究显示,若在通风条件较差的环境中使用盘式蚊香,PM 2.5的污染水平将严重超标,达到重度污染,因此蚊香使用时应注意通风。
室内空间较小(12-15 m2)、不易透风的空间建议用电蚊香(片/液),提前关闭房间门窗,用电蚊香液熏一段时间后,在睡前切断电源。
注意产品浓度:灭蚊气雾剂一般也可用于灭杀蟑螂、苍蝇、蚂蚁等多种蚊虫,适用于短期杀灭大量且多种蚊虫的情况。
使用前记得将房间内的食物、餐具密封好,若有鱼缸请移走或盖上盖子,关闭门窗,佩戴口罩,朝各个方向和蚊虫隐匿处(桌底、柜底、角落等)适量喷射,密闭房间20-30分钟,再开窗通风,最后进入室内清扫。切勿直接喷洒在皮肤和衣物上。
注意使用安全:点蚊香要注意防火,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电蚊香最好不要开整晚,否则不仅可能使房间内药物浓度偏高,也容易造成干烧,损毁电器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液体蚊香建议始终保持液瓶竖直向上,防止蚊香液渗漏。杀虫气雾剂的存放地点应远离高温、明火和火源。
现在你知道
该怎么挑选合适的灭蚊产品了吧?
最后
希望大家都能有个没有蚊子打扰的夏天
来源:福建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