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其实是用甜味剂代替了白砂糖等添加糖,能量和糖含量的确少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无糖”指每100毫升含糖量不高于 0.5 克,“零热量”表示每100毫升热量不超过 17千焦(约 4千卡)。无糖饮料里常用的甜味剂有天然的(甜菊糖苷、罗汉果苷、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也有人工合成的(安赛蜜、阿斯巴甜、甜蜜素、三氯蔗糖、糖精等),其安全性已得到国际食品安全机构的肯定,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安全不代表有益健康,多项研究表明,消费者可能会因无糖而被误导,导致长期大量喝无糖饮料,从而给健康带来风险。
长期大量喝无糖饮料,导致摄入过量的甜味剂,降低了大脑对于甜味的反应,或者说降低了人们对甜味的敏感度,从而促使人们在选择其他食物时倾向于摄入更多的糖。此外,饮用者觉得“喝的是零热量饮料”,会下意识地放纵自己摄入过量食物,导致热量超标。无糖饮料可以刺激食欲,让人更渴望高糖食物。长期摄入甜味剂会减少肠道菌群数量和多样性,尤其是有益菌,从而容易导致腹泻,影响肠道健康。
现在很多年轻人靠奶茶续命,一听说有无糖奶茶就觉得可以无所顾忌的多喝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里对于现制饮料还没有相应的标准要求,倒不是说无糖奶茶都是骗局,很多可能都是没充分考虑到原辅料是不是含糖的问题。
当然,偶尔想喝点饮料时,可以考虑选无糖的,但要控制摄入频率、摄入量。
(职业卫生科)
来源:韩冬梅 《无糖饮料并非想象中那么健康》决策探索2021.2
蒂姆·斯佩克特 ,李超群(译) 《警惕人工甜味剂的危害》《现代阅读》2019年第10期101-101
《含糖饮料 无糖饮料 无蔗糖饮料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