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在朱紫坊30号院(基金港)
第四十二期鳌峰文史沙龙邀请
为主题进行分享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老师主讲,主题为“朱紫坊说古”,吸引了来自企业界、金融界以及文史爱好者等八十多位嘉宾共襄盛举。
朱紫坊,它不仅见证了福州的兴衰更替,更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英雄豪杰。在这里,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每一条小巷都藏着说不尽的故事。活动现场,与会者跟随卢老师的分享,探寻那些被岁月雕琢的故事,感受福州古城的心跳与脉动。
活动伊始,卢老师以朱紫坊文庙门口的两块牌匾“金声玉振”和“江汉秋阳”为切入点,引经据典,用“秋阳以暴之,江汉以濯之”来诠释儒家传统教育的精髓,强调正统规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历史悠久
福州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历史上,福州城池经过多次扩建或再造到唐代,罗城始成,朱紫坊紧依罗城南面。随着福州城市建设的发展扩大朱紫坊逐步成为城市的中心地带,成为全国中心城市中保留最为完好的历史街区之一。
朱紫坊位于八一七北路的安泰河南侧,与津泰路隔河相对,旧名“达善境”,地名新河,又号三桥。朱紫坊历史悠久,形成于唐代,得名于宋代,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朱紫坊濒临安泰河,该河为唐末五代王审知修建“罗城”时新凿的护城河。因河上建有三座桥,故初名“三桥巷”。
朱紫坊之名,始于宋代,因坊内朱敏功兄弟四人皆登仕版,朱紫盈门(宋朝官员以官袍颜色区别其官阶,朱紫为高级官阶的服色即:一至三品为紫色、四至六品为朱红色),故称“朱紫坊”。临河坊路东西走向,东起津门楼(街),西抵安泰桥,全长580米,宽4-5米;西段石板铺砌,东段已改为水泥路。住宅门牌号自西向东从1号至70号,全在坊南侧。北侧临河,河旁围以短墙。街区内文化气息浓郁,以众多名人故居为依托,与商贸繁华的南街(八一七北路)组成积淀深厚的文化街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朱紫坊历史街区有三大特点:一是地理环境优越。其优越性集中体现为依山傍水,体现山水的和谐交融。“山”即靠近朱紫坊的于山。福州古谚称“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于山即为“山现”之一。“水”,就是朱紫坊畔的安泰河。安泰河缓缓流经朱紫坊,在历史上这一带曾是市井繁华的著名街区,河流承载了货物流通的重负。宋龙昌期《三山即事》诗云:“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清蒋垣《榕城景物考》云:“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荫榕叶中出。”从中可窥见当年安泰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二是历史积淀深厚。这不单指朱紫坊街区本身,更指其周围厚重的历史气息。两山(乌山、于山)两塔(乌塔、白塔)一条河(安泰河)一街区(三坊七巷),构成福州城区的地理与人文的中心,其历史建筑格局和传统文化遗迹,代表着福州城市文化的本色。诉说不尽的人物风情,更赋予朱紫坊厚重的文化氛围与历史沧桑。三是历史和现代的碰撞。从空间位置上看,朱紫坊北侧隔河为津泰路,西侧为南街,分别代表福州城的现代繁华与传统兴盛。大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商贸发达,市井繁荣。而朱紫坊街区内古木参天,小桥流水,寂静清幽,让人意外地感受到繁华闹市中保有的一方净土。
二、文教发达
朱紫坊一带,自宋代至近代均是福州的文化教育中心。历史上,这里是福州文化教育机构最为集中的区域。从唐代起,李椅任福建观察使,首先将州学移建于此(今文庙地)。唐末五代,王潮、王审知在此地设置四门学。宋太平兴国中,在此建立孔庙,宋代至明代在此设置试院,招纳八闽各地举子参加乡试。清代,管理全省教育行政的机构——提督福建学院署又设于此地。近代以后,此处又办起了新式学堂、学校,在继续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又引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因此,这一地段历来文风鼎盛奠定了朱紫坊作为福州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同时也代代延续文脉,继承文化传统。
至清末,朱紫坊及邻近街区共有三座孔庙、三座学宫(明伦堂)、两座县衙、一处省级学院署,另有一峰书院、泊台别馆,形成独特的以孔庙为核心的儒学文化。从南到北,依次为:县署、孔庙、学宫、教谕宅朱紫坊街区西邻的道山路北侧,有清代侯官县的一座孔庙、一座学宫一座县衙、孔庙与学宫在东,县衙在西(遗址在原省卫生学校),如今均不存已改为省妇幼保健医院。上述建筑中,如今仅存圣庙路原福州府孔庙,也已无当年盛概。但是这一带曾为福州教育中心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这从其地名中就可窥见一斑:学院前、府学里。学院前即因清代提督福建学院署的名,而府学里也因清代福州府儒学得名。
历史上,朱紫坊一带教育发达,人文鼎盛。孔庙、府学和州学、书院私塾等公私教育机构荟萃于这片街区,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南宋状元梁克家曾出知福州,主纂《三山志》,据其“庙学”条记载,福州府学从创建之后起,每年“养士十数人”,逐渐增至“数十人”,直到“岁补生员五百”。到南宋淳熙九年(1182)他修《三山志》时,已扩充为“春秋补、终场,各五千余人,取五百人,养士三百人”士总人数剧增至六七千人,名列全国之首,所谓“龙门一半在闽川”,应非虚言。
朱紫坊街区浓厚的教育氛围一直持续到近现代。被誉为“政治学大师”的萨孟武,晚年出版《学生时代》一书,专门回忆了朱紫坊里的家塾、小学,以及自己童年进孔庙当佾生的场景。如今朱紫坊街区仍延续其教育的地位与功能,孔庙向社会免费开放,作为文化教育场所;街区内现有一所延安中学(即清代提督福建学院署旧址)。
坊内既多文教建筑,又多管理机构。上层有文庙、州学、府学、试院、院署。
三、名人辈出
地因人重,朱紫坊最初得名因朱氏兄弟四人先后入仕,故而朱紫盈门,家族贵盛;继而历代入居者多有功名勋业,受到世人称誉和景仰,因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些在今天可以成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有价值的精神鼓舞力量。
历史上,朱紫坊街区是古代福州文化教育机构集中之地,又是名儒显宦、海军将领、科技人才的聚居地,名人辈出,文化积淀深厚。据不完全统计,从朱紫坊走出或与朱紫坊有关系的历史人物多达五六十人。
一类为名宦,其中文官如:董应举、叶向高、叶观国、郑大谟等,武将如:陈韡、方伯谦、萨镇冰、陈兆锵、方莹、萨师俊、陈深等。一类为名士,其中属经学、儒行者有如:陈孔硕、黄等;有文学,如:谢、傅汝舟郑善夫等;有近代学者、科学家,如:萨孟武、萨本炘、萨本栋、张钰哲、萨兆寅等;还有表演艺术家郭西珠。
朱敏功,原名功,字彦仁,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家居朱紫坊。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官通奉大夫(一曰中大夫)。朱敏中,字伯有,敏功弟,嘉祐四年(1059)进士,官儒林郎。朱敏元,字光道,敏功弟,治平四年(1067)进士,官朝请大夫。朱敏修,敏功弟,元丰八年(105)特奏名,官南安县令。兄弟四人,先后登进士第,一门通显,朱紫盈门。朱敏功上承朱敬则、下启朱倬,一门唐宋两宰相,是坊内的名门望族,旧名达善境因此改名“朱紫坊”。
陈孔硕(1151-1228),字肤仲,一字崇清,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刻苦力学,好古道,以圣贤自期。初从张械、吕祖谦游。祖谦卒,心丧年。后与兄孔夙同往武夷山,师事朱熹。宋淳熙年(1175)中进士第,调任婺州户曹,改处州教授诱掖后进,多所成就。
陈韡(1179-1261),字子华,号抑斋,陈孔硕(北山)之子,南宋开禧元年(1205)进士。淳祐间,任观文殿学士、福建安抚使,知福州。上表请辞,乃以原职提举临安洞霄宫景定元年(1260),复任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在任8个月。次年正月致仕。六月,病卒,年83岁。追赠太师,谥“忠肃”。朱紫坊内名园“芙蓉园”即由其始建。
黄榦(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祖籍长乐,徙居闽县,住府城东门外。宋淳熙二年(1175),其兄任职吉州,黄从行,结识刘清之(子澄)。刘奇其才,书荐于朱熹,朱熹亦极为器重,曾对人说:“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后来,朱熹还以仲女朱兑妻之。嘉定十二年,返福州。次年致仕,专事讲学,弟子日盛,编礼著书,孜孜不倦。年70岁病逝。绍定六年(1233),诏赠朝奉郎,端平三年(1236)赐谥“文肃”;元至正十九年(1359),福州民众在乌石山建勉斋书院纪念;明隆庆年间,又在朱紫坊府学里建黄勉斋先生祠。清雍正二年(1724),重祀孔庙。著有《朱熹行状》《勉斋集》《书传》《易解》《孝经本旨》《四书通解》《礼仪通释》等。
罗伦(1431-1478),字彝正,号一峰,江西永丰人。明成化二年(146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以议事不合上意,贬谪闽中,任福建市舶司提举,卒于福州,谥“文毅”。居朱紫坊,里人称其居地为“状元境”里人在朱紫坊建祠(古称广善堂)祭祀。明正德十五年(1520),巡按御史沈灼就祠址建“一峰书院”,后废为里社。
郑善夫(1485-1524),号少谷山人,闽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正德初,始授户部主事,因不满宽官乱政而辞官。嘉靖初,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郑善夫乃闽中诗坛之领袖诗文成就很高。他在文学上提倡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诗学杜甫,多忧时感事之作,却能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在中原诗坛享有盛誉。《明史·文苑传》称,郑善夫上承林鸿、高,下启曹学佺、徐兴公,是明代福建文坛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郑善夫多才艺,能书善画,对数学、历法深有研究。曾为芙蓉园题门帖云“陋巷过颜,老去无心朱紫;园名自宋,秋来有意芙蓉。”
谢肇淛(1567-1624),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祖籍长乐县江田,后随父汝韶迁福州,家居朱紫坊。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与徐兴公重刻淳熙《三山志》,助修《福州府志》和《永福县志》。
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福清人,曾在朱紫坊芙蓉园东座修筑别业。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井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万历二十六年,充皇长子侍班。因直言国事,得罪内阁首辅沈一贯,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万历三十四年,沈一贯罢职后,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次年,任首辅,独掌内阁8年。
郑大谟(约 1760-?),字孝显,又字青墅,闽县(仓山高湖)人居朱紫坊,林则徐岳父。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出为河南泌阳县令时河南教众逼近,远近戒严。郑大谟单骑出门,部署兵民,泌阳得以安宁又奉调赴军营,羽檄交飞,笔舌互用,保障地方安全,为大帅所器重。官至睢州知州,后致仕归。著有《青墅诗钞》10卷、《读史杂感》4卷。大谟慧眼识才,将女儿郑淑卿许配给青年林则徐。
龚易图(1835-1894),字蔼仁,号含品,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家住南街通贤境。清咸丰八年(1858)进士,由庶吉士改任云南知县。晚年,在福州广筑园林:乌石山西南,因广植荔枝,旧名荔枝园;武林园和芙蓉别岛,均在朱紫坊花园弄,园内怪石嶙峋,为福州之冠;又在西湖畔兴建环碧轩,立龚氏宗祠,凿池垒石,水木清幽。著有《乌石山房诗存》传世。藏书数万册,由后人捐献一部分给福建省图书馆。
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家住朱紫坊清同治八年(1869),入福建船政学堂。萨镇冰经历了前清、民国与解放初期的各个历史时期,曾担任重要军职,是中国海军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一生扶贫济困,广造福祉,被福建民众称为“萨菩萨”。
萨本栋(1902-1949),字亚栋,闽县(今福州市区)人,世居朱紫坊。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被选派留学美国。先在斯坦福大学机械系攻读,取得学士学位;后入麻省吴斯德工学院攻读机电和物理学,创“萨氏定律”,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民国1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本栋是全美物理学会会员,又是中国物理学会主要组织者,曾任副理事长和学报委员会委员等职。发表用双矢量方法解决电路问题、多种真空管性质及效能等十几篇论文;萨本栋像出版《普通物理学》和《普通物理实验》两本中文教材,取代当时国内高等学校所采用的外文教材。民国25年,受聘为美国俄亥俄大学访问教授。民国26年,回国任厦门大学校长。
陈培锟(1877-1964),字韵珊,号岁寒居士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家住朱紫坊花园巷。清光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与父海梅同点翰林,有“父子同榜”“子翰林”的佳话。光绪末年,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毕业回国后,于宣统元年(1909)任福建高等学堂(前身为全闽大学堂)监督。辛亥革命后,先后任闽海、厦门道尹。
何公敢(1889-1977),名龄,笔名炳炎、一卒,祖籍福清,闽县(今福州市区)人,世居朱紫坊。何刚德之。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东渡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弘文中学、弘文学院。宣统二年(1910),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后,同闽参加福州战役。福州光复后,任福建盐政处监督。民国17年,返闽任省政府秘书长、代理盐运使。年底,赴广东任省政府顾问兼财政整理会主任。翌年,回闽任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
四、古迹众多
从朱紫坊街区空间上看,自清代建设发展到鼎盛以后,坊内街巷格局基本保持至今。街区内现存朱紫坊巷、朱紫坊支弄、花园巷花园弄、府学里、府学弄、芙蓉弄文昌弄、学院前巷、福涧街等十余条街巷,纵横交错,保留着闽都街巷的传统风貌,空间分布比较合理。街区内古建筑、古园林比比皆是。现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8000多平方米。朱紫坊内10多条小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与安泰河一起,构成独特的风景。
府学文庙
福州文庙,俗称孔庙、“圣人殿”,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圣庙路北侧24号。
福州孔庙,渊源久远。唐大历八年(773),福建观察使李椅将州(儒)学由城西北移建于此。五代后梁龙德元年(921),闽王王审知在此置四门学。五代吴越王子弟莅闽,为作新宫,号为使学。北宋太平兴国中,福建转运使杨克让始立孔子庙。景祐四年(1037),权知福州事谢微表请于庙立学。后任郡守范亢、许宗寿踵其事,历五载乃成。庙学内凡建有经史、御书、稽古三阁,养源、议道、驾说三堂,以及十二斋舍、杏坛、射圃等占地百余亩。
明洪武七年(1374),构大成殿,建明伦堂。永乐四年(1406),以学厅为乡贤祠。成化十三年(1479),大修庙学,凿泮池,为桥其上。弘治初(1488),改作棂星门,易木为石。嘉靖十一年(1532),朝廷下诏,庙称先师庙。清康熙十一年(1672),大修庙学、棂星门。咸丰元年(1851)八月初三,庙遭火灾。咸丰四年,最后一次重建,更显规模宏伟,堂构辉煌民国时期,仍保存中轴为跨街官门、棂星门、仪门厅、大成殿,两侧为廊庑、官厅、名宦祠、乡贤祠的格局。东隔墙外建泮池、明伦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屡有更迭。现存棂星门、东西回廊、泮池、仪门厅、东西庑、月台、大成殿、后照壁;两侧名宦祠、乡贤祠尚待重建。
按建筑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外门埕、棂星门、泮池、泮桥,左右有廊对列,大成门门楼厅东、西殿庑对列,乡贤祠、名宦祠,埕、月台,大成殿和后照壁等,占地约755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
萨家大院
朱紫坊街区是近代海军将领的聚居地,这里涌现出许多海军英杰,萨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海军耆宿萨镇冰、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等人,享誉中国近代史。
萨家大院位于鼓楼区朱紫坊22号,前临安泰河,后通府学弄。约建于明末清初,清道光年间已归萨氏,且再次扩建、重修。同治壬申年(1872)入闽萨氏第一支长房第16世孙萨多荣再次扩建右花园,并买园添建小筑,不久,延建第四进。
大院临街有大门6扇,两侧为高耸的马头墙,东墙头泥塑一狮子,西墙头泥塑一如意。门头房在围墙外,木结构。入大门为门厅,过石框门为第一进院落。天井由大石板铺成,周围三面环廊,东、西廊为安放仪仗执事牌处。大厅面阔、进深均五间,前三进建筑均为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旧时东、西厢房皆为楠木门,门上风窗皆为通透“喜”字木雕;扇、窗棂均系楠木雕刻,精细雅致。柱以上之梁架、斗棋等木构件,均雕饰各种精美图案,保存完好。天井、大厅铺长宽花岗石板。在民国以前,第三进前厅中央为祖龛,家族祭祀活动在此厅进行。第四、五进转为坐西朝东。第四进东为天井,西为三间双层藏书楼,萨家子孙集中于此读书。第五进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有书斋、佛堂等。每进之间均有围墙相隔,且有插屏门分为前、后厅。每进均有一眼水井,水质甘洌。
萨子安有11个儿子、18个孙子、10个孙女,其后嗣多彬雅才俊之士,萨师俊(中萨镇冰楷书中堂山舰舰长、抗日英雄)、萨本栋(厦门大学校长、物理学家)皆其嫡孙。孙辈中尚有萨孟武(法学家)、萨本铁(化学家)、萨本炘(上海江南船厂总工程师)、萨师煊(中国计算机数据库创始人)、萨师炯(历史学家)、萨支唐(微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人。
1992年,朱紫坊萨家大院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挂牌,作为萨镇冰、萨师俊萨本栋故居给予保护;1992年,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伯谦故居
朱紫坊还有一户声名显赫的海军世家,即方姓家族。其著名代表从清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到现代的方莹将军。
方伯谦故居位于朱紫坊河沿东段48号,据说是在宋代朱敏功兄弟宅址上营建的。方氏故居始建于清初,嘉庆、光绪年间曾经重修。故居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大门与安泰河约隔4米之遥。沿河设照墙一道,高3米多,长达13米。故居共三进,大门两侧马头墙高耸,灰塑牌堵十分气派,单披屋檐,六扇大门。进门为“明三暗五”门头房,中为厅,旁为房。入高墙石框大门,三面环廊廊下为巨大条石铺设的天井,严整宽调,左右角摆放两口大鱼缸。大厅为前廊后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双坡屋面,鞍式山墙,穿斗式扛梁减柱木构架,系福州典型的“明三暗五杠梁厅”。前廊施卷棚。正中上方厅堂,木柱硕大,石板平整;两旁厢房,门窗花格皆用木,刻制精美。二进结构基本相同。正厅原高悬双龙贴金的“诰封盒”。
故居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芙蓉武陵别业
朱紫坊与安泰河自古相依傍,故其坊内建筑往往引河水为池沼,形成园林建构。其声名最著者乃清代由龚易图设计、改造而成的芙蓉园和武陵园,花木小筑之盛从。
芙蓉园又称芙蓉别墅,毗邻武陵别墅(武陵园),位于朱紫坊花园巷19、21、23号(旧5至7号)古时规模甚大,范围甚广,东通法海寺前,北达朱紫坊,又有小径通府学里,是福州著名的古典园林。花园巷、花园弄、花园街、芙蓉等都因其胜而得名。旧为三山南馆,与三山北馆(北后街环碧轩)遥遥相对,同为骚人雅士经常宴乐会集之所。其主座原系宋朝参知政事陈韡的芙蓉别馆,因遍植芙蓉故名明初籍于官,其园遂废。正德间:丁戊山人傅汝舟“尝移居于此”诗人郑少谷(善夫)为之题门帖云:“巷陋过颜,老去无心朱紫;园名自宋,秋来有意芙蓉。”词甚工切。照此联看,则园内所植应是秋天开花的木芙蓉了。又有诗云:“巷隐桂枝堪偃息,家存土窟省经营。”
叶向高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第一次辞归,至泰昌元年(1621)应召;又于天启四年(1624)请辞获准返乡,至天启七年病逝,前后约10年住在这里。期间叶向高大手笔经营园宅,选购太湖石,砌筑假山。传说最大者名“波罗牙”,如神仙巨掌,从海路入闽,曾破城门而入。相传明末曹学佺亦尝读书其中。其后数易其主,转手于高家、梁氏柯氏。曾悬有“小泊台”额,有人疑为谢在杭(肇湖)之“泊台”遗址。
清光绪间,龚海峰(景瀚)曾孙布政使龚易图宦归拥巨资,欲在城东、西、南、北各营别墅,乃购此园并重加修葺,辟“芙蓉别岛”(主座),构“武陵园”(邻座)等。1892年,龚易图作《题石头陀并序》云:“美蓑别岛中,有石屹然,铁形砂质,肤润骨清,宜于牙酸禅蜕。”以多植芙蓉而得名。
1992年公布为福州市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老师不仅是福建文史界的泰斗,更是对福州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研究与独到见解的学者。在今天的沙龙中,我们不仅听到了关于朱紫坊的传奇故事,见证了它作为文教兴盛之地,名人辈出的辉煌历史,更通过卢老师的讲解,体会到了那些古民居、祠庙背后所承载的文化重量和历史深度。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时间的见证者,是福州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活动现场提问环节,一名年轻读者的提问引起众人思考:“古人怎么看待唯物与唯心?”卢美松用自身经历进行解答:“如果说‘命’是天定的,那么‘运’是可以改变的,我就是靠学习走出了农门,学习改变命运放在哪个时代都说得通。”
活动结束后,卢美松笑着跟大家说,“今天的活动,来了很多年轻人,他们是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我很开心,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进来,坚定文化自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