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讲鼓楼故事 展窗口形象

时间:2024-07-10 10:16 来源:福州日报
| | | |

  

  《严复更新了他的账号》创新表达,跟着主播“严复”一起洞察国家兴衰、社会演变;《我们的三坊七巷》走进时光,讲述繁华喧闹之下的文化和故事……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脉搏,涵养文化底蕴,在鼓楼唱响振奋人心的时代主旋律。

  为时代高歌、为发展鼓劲。今年以来,鼓楼区强化思想引领、不断守正创新,讲好鼓楼故事、传播时代强音,为全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最美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鼓楼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思想引领,“声”入人心 

  一束微光,照亮幸福鼓楼。“我见过痛哭的面孔,见过破碎的家庭。当然,我还见过受害者眼中重燃的微光……”在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宣讲员陈雨燕和陈诺的演绎中,“微光”一词有新的诠释和解读。

  一张船票,绘出育人新篇。“手捧一张小小船票,登上心中红红的船(唱),这是我将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一次小小探索……”鼓楼区教育局宣讲员陈晓茹展示的课程片段,让听众看到思政之光。

  红色歌曲振奋人心,身边故事扣人心弦,情景代入引人深思。上个月,鼓楼启动迎“七一”“新华杯”党员干部职工宣讲大赛,全区各行各业的数百名宣讲员报名参加。经过16场初赛和1场决赛,一批优秀宣讲员带着一批优质宣讲作品脱颖而出。

  这是鼓楼深化“十百千万”理论宣讲模式的一个环节。通过选拔鼓楼区十佳宣讲员,举办百场宣讲比赛,培育千名理论宣讲骨干进基层,引导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与此同时,鼓楼将进一步发挥“红色小广播”“红色大讲坛”等全区120多支“福小宣”基层理论宣讲小分队作用,擦亮鼓楼区“五进五学”全国基层理论宣讲集体品牌。

  当“大理论”融入“小故事”,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也进一步激发了鼓楼干群干事创业热情。

   

  守正创新,奏响强音 

  “认出我了吗,我是严复。在这,我们家都变成这个样子了。”画面里,自媒体主播“严复”手持自拍杆出现在三坊七巷的严复故居,感慨道:“距离上次更新,已经是100多年前的事了……”

  短视频一经发布,线上好评不断。网友墨寒星辰说:“形象生动,小朋友很爱看,希望多以这种形式对福州名人进行讲解。”网友豆浆转发:“大家快来看呐,书上的人成自媒体主播了!”网友先生小姐喊话:“不懂就问,这个博主一百多年才更一期吗?不够看啊,催更催更。”

  严复170周年诞辰之际,这堂风趣幽默的历史课价值不凡,也是融媒体时代鼓楼区凝心铸魂、唱响时代强音的具体实践。

  “我们深入实施‘五大提升行动’,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努力打造融媒精品力作,优化‘中心+平台’运营模式,推动融媒生态圈建设,不断建强‘家在鼓楼’宣传平台,高质量推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鼓楼区融媒体中心主任陈凯说。

  今年以来,中心持续深化内容生产机制改革,实现传播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已制作短视频作品近200条,全网总浏览量超1亿次,45条视频浏览量破百万。

  一件件原创融媒产品,通过创新方式、全媒呈现,不断提升着“最美窗口”形象,汇聚起奋进力量。其中,多件视频作品获福建省第二届短视频大赛三等奖、学习强国×bilibili“灯火里的中国年”联合短视频征稿优秀作品等荣誉,短视频《古韵新声绽芳华》《龙行龘龘 欣欣鼓楼》等登上“holafujian”推特和脸书平台,在海内外收获点赞转发。

  赓续文脉,涵育自信 

  闽都文化延绵千年,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位于鼓楼的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6月起,“家在鼓楼”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三坊七巷》专栏。

  公众号上,你可以赏读闽都文化专家撰写的坊巷名居古厝、坊巷名人、坊巷诗联赏析、坊巷民俗、坊巷工艺美术等篇章,探秘历史的脉络,品味城市的记忆;视频号中,你可以跟随鼓楼区文化志愿者走街串巷,透过镜头寻味古韵、寻觅古事、寻找古人。

  千百年来,这里走出了上百位名人志士,严复就是其中之一。今年,鼓楼联合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等单位创作了《笔醒山河》严复主题沉浸式戏剧,多次在三坊七巷上演。

  观众仿佛穿越百年时光隧道,走进了严复波澜壮阔的一生。该剧导演、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副院长林杰介绍:“戏剧以传统闽剧唱腔为基调,创新融合多元性沉浸式表演,借鉴话剧手段,打破舞台边界,走到市民游客身边,希望让观众在历史交互中领略闽都文化魅力。”

  文脉弦歌不辍,文明生生不息。鼓楼区深挖闽都文化和“福”文化内涵,强化摩崖题刻、非遗文化、严复文化的研究宣传,今年还出版了《鼓楼摩崖题刻》等文艺精品力作,助力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