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关于法治工作的安排部署,紧密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和街道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治教育、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和依法治理等工作,不断提高法治观念和法律修养,持续推进科学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现将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法治保障
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带头讲政治,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扎实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为抓手,有序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周例会集中学习40余次,组织党员深入仓山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古田会馆等阵地参观践学,推出“行走”的党校活动60余场,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同频共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区委全面依法治省、治市、治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将法治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贯穿进街道工作全过程,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二)巧用法治思维,深耕基层治理
深挖“两会一员”智库资源,以华大街道智慧化社会治理中心为轴心,有效融合“e体+”多维调处中心专业调解力量,载入12345平台、一线处置、网格中心等功能板块,在线连线权威律师、法官调解纠纷案件,以多元化职能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2024年度累计调解矛盾纠纷720余件。联动省信访局与屏山社区共同打造全省第一家社区挂牌的“近邻评理室”,成立由司法所、社区、小区支部书记、退休党员、律师等多方组成的邻里调解“帮帮团”队伍,形成“邻里事有人听、邻里难有人帮、邻里纷有人评”良好局面,成功调解邻里纠纷20余件,实现为民服务“邻”距离。落细落实“一街一法律顾问、一居一律师诊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做到街道有专职律师、社区有法律顾问,重大决策事项充分听取律师意见,确保合法合规。
(三)赋能普法宣传,建强干部队伍
联动68名法务特派员,在解决基层矛盾纠纷中,顺势向居民宣传调解典型案例,普及有关家庭婚恋、劳动争议欠薪、邻里纠纷等法律知识300余次,切实增强普法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合理表达自身诉求。联合司法所、各社区,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0场、法律咨询活动讲座35场,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材料近9000份,切实增强居民法务意识。依托智慧化社会治理中心福州法智维途专业力量,培育提升各社区调解人员整体素质,完成18名社区骨干业务示范班轮训,同时整理精品调解典型案例23篇,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成功调解案例,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执行的指导手册,进一步提升街道法治工作水平。
(四)夯实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
抓实抓严“一岗双责”,将筹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融入推动街道工作全过程,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扎实推进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为锚点,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13人,结合“七个专项整治”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50余项。同时,在重要节点前召开廉政工作部署会,定期开展廉政谈话,针对班子领导、社区书记、部门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多次进行谈心谈话,筑牢干部清正廉洁意识。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17场,收集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28条,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9个,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妥善处理、每一项诉求都能得到有效回应。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回顾近一年来的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系统学习力度有待增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基本内容掌握还不够系统,在学深悟透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对复杂问题和困难情况虽然有积极主动运用法治思维推动解决的意识,但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理解认识、引征适用还不够准确。
二是行政执法水平还需提升。部分执法人员缺乏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素养提升和专项法治学习,执法业务水平还不够高,执法方式较为单一,全面推进柔性执法还不够有力。
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宣传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没有鲜活性和现实针对性。仍然存在灌输式教育多、服务式教育少的问题,未能完全做到“在执法中普法、在学法中用法”,干部学法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激发。
三、上年度问题整改情况
已针对上一年度存在的问题,积极落实整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推动“两会一员”广泛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充分发挥其风险评估功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四下基层”,提档升级街道智慧化社会治理中心,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等长效机制。累计开展“小小调解员”培训班16场,不断增强青少年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学用结合涵养理论,全面提升法治素养。坚持在“学”字上下功夫,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把学习法律法规、夯实法治观念作为增加工作本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第一能力来锻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坚持在“用”字上出效果,持续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养成用法的思维,严格遵循“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思路准则,将法律意识贯穿于街道工作方方面面。
(二)依法依规为民办事,全面提升执法水平。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执法等形式,加强对执法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紧抓辖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依法依规前提下保持高压态势全方位管控新增“两违”。扎实推进老旧小区长效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环卫一体化协同推进等民生重点工作,落细落实网格化管理职责,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三)教育宣传拓宽途径,全面营造普法氛围。依托街道智慧化社会治理中心,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丰富普法内容、探索普法形式,进一步完善普法格局。继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坚持把普法工作与街道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用好蒲公英法治服务站、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作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提质扩面,助力今年“八五”普法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