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民间戏曲是地方文化的瑰宝,流传甚广,在民间有众多表演艺术团体。
(-) 闽 剧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曹学邀请当时的著名剧作家屠隆、阮自华在城内乌石山观看“儒班”演出,是鼓楼地区最早出现的闽剧演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靖南王耿继茂,从广东移镇福州时,常在南门石塔寺演戏。清同治时署理湖广总督、湖北巡抚郭柏荫辞官回乡,在城内黄巷私宅延请“儒林班”演戏祝寿。清时闽剧无固定演出场所,多为高台演出,有的被延请到官绅商董宅院表演,大多数在祠堂、庙宇、会馆等场所。鼓楼地区演出场地有冶山城隍庙、道山八旗会馆、北大路浙江会馆、乌山三皇庙、锦巷七星君庙、狮子楼五帝庙、妙巷大王境、开元寺芝涧、汤门外汤涧、东门泰山庙、天皇岭上殿、城边街下殿(乌塔会馆)、南门南涧殿、古仙桥白鸡庙、马道街真人庙、文藻山元帅庙、光禄坊玉山涧老佛殿等。民国时,闽剧进入兴盛时期,鼓楼地区较为著名的戏班有赛天然等。随着闽剧的发展,戏院应运而生,鼓楼地区先后在东街黄巷等地兴建“中央戏院”、“文艺戏院”、“有声戏院”、“南华戏院”、“中华戏院”、“游艺园”等。闽剧界也涌现郑奕奏、黄荫雾、李铭玉等一批名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鼓楼区的街道和居委会大力发展街、居闽剧业余演出队,自娱自乐,上演一些优秀传统剧目。“文化大革命”中,闽剧停止演出。1980年鼓楼区的闽剧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8个街道共有7个业余闽剧团。同年8月,鼓楼区成立第一个民间职业闽剧团“五一闽剧团”。由省、市专业闽剧团名演员参加辅导,编演传统剧目《缺哥望小姐》、《王华买父》、《洞房三逢春》及现代剧目《下乡记》等。鼓楼区委礼堂也成为全市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出活动场所。
1980年后鼓楼区先后成立福兴、繁树、群芳、新艳4个民间职业剧团。至1995年,鼓楼区各个闽剧团均活跃在城乡各地。
(二) 评 话 清代,鼓楼区比较有影响的评话艺人有“蛤蟆俤”、“细桌九”等(真名不详,皆为浑号)。民国19年前后,福州评话全盛时期,居住在鼓楼区的“双门大”(徐炳铨)、“绣和尚”(赖德森)、“水部妹”“科题仔”(黄仲梅)、女艺人“三嫂”等都很著名。20世纪60年代,陈长枝演讲《审白扇》,获市第一届曲艺会演一等奖,李天春演讲《刘秀跌六倒》、林祥庆演讲《王佐断臂》获二等奖。1965年,李天春在安民巷鼓楼区文化馆演讲现代书《三家六命》,全场爆满。
1961年,福州市曲艺团部分艺人下放各区,鼓楼区成立鼓楼区曲艺队,包括唱艺人,计21人。“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曲艺队解散。1979年,鼓楼区文化馆组织闲散在社会上的民间职业评话员成立福州市第一个区级曲艺团,纳入区文化局领导,成员保持在30人上下,包括评话、唱两个曲种,创作《心愿》曲本参加全国曲艺故事大奖赛(长治杯)获三等奖,《长生恨》、《千里买骂》等作品获省、市曲艺会演一等奖。评话形式简单,演出方便,很受群众欢迎。鼓楼区的“评话”自1979年成立民间职业曲艺团体至1995年止,创作不少好的评话书目,演出达几千场次。
(三) 伬 唱
唱后称“伬艺”,源于唐宋的百戏。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就以“百戏”和“香花”迎请神晏法师住持鼓山涌泉寺。清初,福州出现专业伬社,有“洞中春”、“景国风”等。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有唱江湖调“江湖伬”和唱逗腔的“儒林伬”两种曲调不同的伬社;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出现分支品种“十欢伬”,以金革乐为前堂,管弦乐为后堂,用吟唱配合前后堂合奏。较为著名的十欢伬社有“鹤鸣皋”等。尚有一种叫“清音十欢伬”是由一些职业道士把道曲与民间小调融合,用于“上座”、“召请”等法事时演唱,俗称“老虎”。光绪中期,伬唱活动开始兴盛,民间艺人组织起职业性的伬班,如:“达云霄”、“驾云天”、“赛月宫”、“雅乐天”、“同乐轩”等,用洋歌调演唱通俗生动的曲目,如《迎白亻次》、《灶君报》等,多为百姓婚丧喜庆服务,被称为“洋歌伬”。民国初,一些穷困潦倒的八旗子弟用京剧清唱和东北小调卖唱糊口,名曰“金钱板伬”,俗称“口罗嗦伬”。不久出现“平讲伬唱”,用本地土话演唱,采用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四大声腔,逐渐取得主流地位。1943年“福州艺乐唱联谊会”成立,“伬艺”得到正式定名。
艺不但在城区受到人们的喜爱,通过唱艺术传播乡音也发挥一定作用。民国初,北洋政府海军总长刘冠雄(鼓楼区宫巷人)爱好唱,曾在北京海军俱乐部组织伬唱演出,聘请福州唱艺人进京教曲和演唱。广东盐务使沈虎男亦请唱艺人吴友清到广州盐务俱乐部任伬艺教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住鼓楼区隆普营的唱名家陈润春,大胆改革伬唱,形成“润润唱”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模式。“文化大革命”前,鼓楼区郎官巷的曲艺场成为唱固定演出场所。
1980年后,鼓楼区文化局组织民间职业唱队伍,组成2个伬唱演出队,均由专业艺人员担任主要演员。至1995年,在城乡各地演出达1000多场。
第四节 串头戏
串头戏又称布袋戏,是木偶戏剧种之一,在福州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拾遗录》称:“南国有人,于掌中备百兽之乐,宛转屈曲于指间。”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闽县人林滋在《木人赋》中,记述当时福州木偶“曲直不差,短长合度”,头部则“假丹粉而外周”,表演“即手舞而足蹈,必左旋而右抽”,达到“贯彼五行,超诸百戏”的艺术效果。明代,福州木偶戏艺术有很大的提高,闽县人叶继熙观看福州木偶戏,作七律一首赞道:“鼓拍频摧夜漏长,赏心乐事喜逢场。随人举动多牵挂,过眼兴亡漫感伤。面目固知非本相,绮罗底事竟新妆。矮人不省当筵事,枉把郎当笑郭郎。”
清代,福州木偶戏有很大发展,鼓楼地区的最早串头戏班叫“达云霄”,称儒林景戏。继后有“驾云天”、“赛月宫”等戏班。多为民间节日婚庆演出,其唱腔曲牌与闽剧大同小异,以洋歌、逗腔、江湖为主体。
民国时期,鼓楼地区有“新大发”、“大吉金”和台江地区的“双如意”戏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州木偶戏班逐渐消失,唯余“双如意”尚活跃在城、台地区。50年代,“双如意”在南门乌山路口演出《劈山救母》,颇受观众欢迎。
60年代初,福州市文化局从市艺术学校学员班和福州市曲艺团中抽调部分青年演员赴漳州艺术学校学习布袋戏,演出节目有《雷万春打虎》、《大名府》、《哪吒闹海》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木偶戏演出被禁止。
1990年初,鼓楼区文化局将60年代赴漳州艺校学习木偶戏的在榕原专业人员组织起来,成立福州市三山木偶剧团,聘国家一级演员、泉州木偶剧团黄奕缺,国家一级演员、漳州木偶剧团庄陈华任艺术指导,省京剧团二级编导李幼斌为总导演,演出《战潼关》、《大名府》、《武松打虎》等节目。
1990年6月,省电视台《海峡同乐》栏目拍摄“三山木偶剧团”儿童专场节目,向全省及台湾同胞播出。同年10月,三山木偶剧团应邀参加由泉州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木偶艺术节。
1991年10月,三山木偶剧团应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作为福建省代表队,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在漳州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市木偶调演”,创作演出《骄傲的狮子》等5个节目,共获25项大奖。
1993年,三山木偶剧团演出的部分节目被收入“福州走向世界”电视纪录片,在美国中文台播出。
1994年,三山木偶剧团被载入“福州百科全书。”至1995年,三山木偶剧团为城乡群众及各种节日、庆典等活动演出达500多场次。
摘自《鼓楼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