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的民间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极具地方特色。
一. 十番音乐
源于鼓楼地区的福州“十番”音乐,是一种民间传统乐曲。在民乐中独具一格。十番至少在清乾隆年间就已经十分流行,侯官郑洛英在《榕城元夕竹枝词》里曾记叙道:“闽山庙里夜人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闽山庙址在鼓楼区衣锦坊,郑洛英是乾隆初举人,可见清初(1755年)十番乐已流行于鼓楼地区。鼓楼地区十番音乐由老艺人传到水部、台江茶亭、市郊、邻县,终至盛行八闽大地。再传到台湾、东南亚等地,而今可说是遍布海内外。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福州城内鼓楼地区就有十番赛会,演奏福、禄、寿、禧、文干、武干等各种曲牌。十番曲牌中流传最广的有100多首,常演奏的乐调有《万年欢》、《千秋岁》、《朝天子》、《蟠桃会》、《石榴花》、《将军令》、《东瓯令》、《南清宫》、《北云傲》、《西湖曲》十大套;又有《柳摇金》、《西江月》、《雁来红》、《秦月楼》、《五凤吟》、《美人娇》、《金索梧桐》、《水底天》、《一枝花》、《海潮珠》、《升平乐》、《念奴娇》、《绿荷叶》、《月中桂》、《金蝉花》等,其中《东瓯令》、《西江月》、《南清宫》、《北云傲》、《月中桂》等一套5首称东西南北中,最负盛名。
清末皇宫对十番音乐十分欣赏,赠题“鹤鸣皋”三字。此后,鼓楼地区十番乐队便以“鹤鸣皋”作为队名,并逐步流行于闽侯、福清、长乐、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霞浦、福安、柘荣、福鼎、宁德、古田以及南平等县市,还曾巡回演奏于上海、香港、南洋岛等地。
十番乐队大都由18人组成,管乐有斗管、笛子,弦乐用高中低椰胡、二胡,弹拨乐器有三弦和大月琴,打击乐器有云锣、长鼓(狼串)、大小锣和大小钹。用以上十种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古典乐曲,故称十番音乐。这10种乐器中,斗管和椰胡为主奏乐器,为十番管弦中一对姐妹乐器,笙、笛、三弦作为配音和声。十番音乐曲调高亢悠扬,丝竹音色圆润浑厚,锣鼓板盖配合严密和谐,听起来悠扬悦耳,明快流畅。
十番音乐演奏方式:有坐奏、行奏和舞奏三种。坐奏,多在民间庭院里演奏,舞台坐奏更显得冠冕堂皇。行奏,多半用于报喜,乐队边行边奏。舞奏,多配合民间舞龙,载歌载舞,生动活泼。
十番音乐的曲牌,每首都有一定的内容,描述一定的意境。如《海底天》是十番音乐曲牌中最受人喜爱、流传最广的一首。民间艺人通过十番音乐语汇描写李太白怀才不遇,为诗人鸣不平的故事,乐曲音调高亢豪放,慷慨激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番音乐在反映新题材方面有所发展,如新的曲牌,以管弦乐与打击乐合奏,加上雄壮的歌词,深受观众欢迎。以外,十番艺人还把戏曲音乐移植为十番音乐演奏,亦有新的成就。
1987年,鼓楼区十番队参加市职工业余乐队展演赛,获演出奖。至1988年底,鼓楼区文化馆为挖掘、搜集、整理、弘扬民间传统音乐,由该馆音乐干部编纂《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鼓楼区地方卷》,该卷包括音带、乐谱、图片、录像和文字,其中收有鼓楼地区代表性的乐种、乐器、乐谱、民间艺人等资料,还有《京鼓吹》、《安南伬》等乐曲录音带和《十番》、《禅和曲》的现场演奏录像等。全书共4.5万多字,它的完卷给鼓楼区民族民间音乐留下一份极其宝贵的资料。其间由民间艺人陈英木献出的祖传手抄本,其中珍贵的《工尺谱》达81首,内含《万年欢》、《千秋岁》、《朝天子》、《北云傲》、《西湖曲》、《蟠桃会》、《将军令》、《石榴花》、《东瓯令》、《南清宫》10大套。1989年国庆节,鼓楼区十番乐队在福州西湖宛在堂参加庆祝国庆演奏并拍摄录像。1991年底,应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和安排,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系教授柘植元一一行3人,在福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曾意丹陪同下,到市群艺馆排练厅,鉴赏由鼓楼区十番乐队和福州民间业余乐队演奏的十番曲《秦楼月》、《一枝花》及禅和曲等福州民间乐曲,并观赏十番、禅和曲照片资料,听取有关人员对乐种的介绍。日本专家在观赏之余,还与民间艺人交流切磋。客人们盛赞福州民间音乐热烈生动,富有诗意,很有特色。
二. 禅和曲
作为宗教音乐的“禅和曲”,是“禅和子”——参禅的人所唱奏的颂扬佛宝的音乐,即佛曲。禅和曲可溯源至唐代以前,即唐代梵呗的遗响。100多年前,鼓楼地区的地方宗教组织“斗堂”(带有业余娱乐性质的团体)。如乌石山白水井许氏宗祠的“一善堂”(也称斗堂)、布司埕城隍顶的“六合堂”和卫前街的“集贤轩”等。在民间演奏这类乐曲,成员多属缙绅后裔,寓娱乐于宗教形式,被纳入民间音乐。
民国初期,禅和曲一度传到北京、广州、厦门等地。闽人曾敏隽任北洋政府交通部长时,曾召集福州亲友到京供职,并组织娱乐活动,产生“集贸斗堂”。当时,家住鼓楼地区宫巷的沈颐(已故著名书法家沈觐寿之父)出任广东省盐运使,曾组织“瀛海谈玄”斗堂。这些都为禅和曲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西禅寺梵辉法师对禅和曲的传承做出重要贡献。1934年,年仅19岁的梵辉,将禅和曲的文词和锣鼓点,整理成《赞颂集要》一书,陈宝琛为其题名《梵呗流辉》。此书于1936年6月出版后,随同佛曲流播至东南亚一带。
抗日战争胜利后,福州城里的禅和曲爱好者随迁台湾。如禅和曲老一辈著名乐手林建霖、李澜平等,因而台湾也组织禅和曲演唱团。
禅和曲演奏形式,有坛上与坛下两部,坛上负责演唱兼司打击乐(又称法器),而司管弦乐者(也叫“和音”)则在坛下就位。当主唱者发唱时,以磬声示意,管弦乐则应声伴奏,其中有用间奏(即纯器乐演奏,俗称“挂穗”)。
乐器以笛子为主,佐以逗管、笙、椰胡、二胡、三弦、双清、扬琴等。打击乐有钟、鼓、罄、铃、大小木鱼、铮锣、夹仔(即小钹)、吉子(状如碰铃,只用半爿,下接木柄)、铙、钹等。演奏时除钟、鼓一直起核心作用外,大体磬、铃起发号施令作用,木鱼敲板眼,夹仔击板、铮锣击二、三眼。
禅和曲在过去没有系统整理过曲目,基本上是以宗教形式的“早课”、“午供”、“晚课”、“拜斗”、“焰口”(俗称[上座]来区分曲词)。其中许多调头相互渗透。1982年,由福州市群艺馆主持筛选编辑《禅和曲集》,进行译谱工作,并将不同调门,初步分出“内三腔调(属F调)”,“外三腔(属‘C调’)”,“香花调(一首曲中音调多变)”,“吉仔吟”和“拜腔”等五种。赞词多为“对神佛的供献”、“规劝世人的箴言”等内容。
禅和曲的音乐悠雅、抒情、别致、极富韵味,至今仍在福州广大人民大众间广泛流传。
1988年,鼓楼区文化局、文化馆配合省艺术研究所、省群众艺术馆和福州市群众艺术馆在福州市西郊怡山西禅寺联合拍摄禅和曲录像,其中有《三宝赞》、《得胜令》等演唱曲目和吹打曲牌共29首。这次拍录是根据编辑《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州市鼓楼区地方卷》的要求进行的,具有学术性、史料性和实用性,为后代留下一份真实资料。
三. 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主要流传于永泰县。在旧社会,当地人认为先人死亡,会坠入地狱,必须借道教、佛教之力超度阴魂,所以产生出这种哀曲。曲中有很多牌名和调子,但哀曲《七字谱》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它是清末该县嵩口镇东坡村巫者陈求棉编制的。起初只是板乐配合唱词,后来逐渐加入“大哗”伴奏。到民国初,嵩口镇张秀乾把《七字谱》配上各种乐器,成了板、管、弦乐器混合演奏的民间哀乐。现在,《佛曲》、《六天母》、《平升调》、《一色天》、《菊花调》等,虽流行不广,但与其他地方的哀曲有所不同。
道教音乐发源于永泰县,但很早就在鼓楼地区扎根,融入鼓楼地区传统文化中。
四. 斗堂音乐
福州鼓楼斗堂系全国绝无仅有的一种信仰道教带有业余文娱性质的民间团体。因其崇奉斗姥(西天竺国菩萨),故称为“斗堂”。又因其纯属义务代人举办祈福延寿、超度亡灵、普度济幽等道场,有功德济入之意,故又称为“济功会”。斗堂成员称为“济功”。
福州鼓楼斗堂始创于19世纪中叶,有一部分是由筏坛(战堂)陆续发展起来的,当时组织者多系缙绅后裔、文人学者和商业资本家。他们信仰道教,初意是防止子弟玩物丧志、坠入歧途,使子弟得到约束。同时斗堂的词有不同腔调节拍,配合音乐,非常优美动听,能引人入胜,因而吸引许多爱好者参加,此中并不为信仰所限制,所以在辛亥革命后,新的斗堂陆续成立。由于斗堂所用经典课本词赞文辞不俗,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就无法唱诵运用,因此参加成员中,多属旧知识分子、政教界人士和有文化的商人。
1912年,福州鼓楼斗堂前后共有20余堂,分为两个派系,一是禅和派,称为禅和堂;一是正一派,称为正一堂。禅和派由佛教禅林传来,正一派由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传来(又称为天师派)。各堂名称列下(不完全统计)。
禅和派斗堂共有19个,其中在鼓楼区的14个,堂名是:知止堂(禅和堂宗堂)、醒心一善堂、鉴心六合堂、集贤轩(以上4堂是著名的禅和堂),紫霞心社、赞玄轩、铉社、继善堂(以上4堂是一善堂附属堂),正社、正朵云(以上是六合堂附属堂),崇社、玄社(以上是集贤轩附属堂),八十一阶正一堂(独立小堂)、洗心坛(独立中小堂)。
正一派斗堂共有6个,其中在水部地区有3个(又称为水部堂),堂名是:三元堂(正一堂宗堂)、明德堂、惟德堂(均正一堂老堂)。
以上各堂的主事和堂友的成份,在鼓楼区多系缙绅后裔和政教界人员。
斗堂组织成员通称为堂友。堂友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在道场上具有唱诵道艺的,亦称“坛上”,其中最高的职位是“高功”。道场的文书表疏由高功署名,正一派斗堂和洗心堂的高功,还有由堂友推举,其他则多由筏坛授职。一种是和音(音乐伴奏者),俗称“夹罐”,亦称“坛下”。再一种是不会做道场的堂友,有时遇有做道场随堂前来参观(一般多是本堂理事)以及本堂做神诞及开堂会餐,通知他们来参加,并收份金。斗堂还设有正副主事,称为总理、副理及理事若干人,正副总理多数聘请社会上有名誉又有经济能力的人,或在本堂友中推举热衷于本堂事务,能大力赞助者担任。
斗堂活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接受人家邀请修建道场(内容如上述),只受主人客礼招待,不收工资,纯属义务性质,类似30年代京沪闽各地业余剧团一票房的组织形式;另一种则是在本堂内年例举行神诞庆贺及按月定期举行一次月斗。
五. 洋 歌
福州民间传统的“洋歌”(亦称“飏歌”),其历史可溯源于最早的劳动呼声、缆船号子,以及山歌水调、童谣、盘诗等。经过长期演进,形成雏型,复经民间艺人数十年精心研究,整理润色,且受江西“弋阳腔”、闽南“木偶戏”、福州“平讲班”唱腔的影响,吸取“京调”、昆腔精华,融于一炉,遂变成具有独特地方风格的“洋歌”曲种。它取材于民间趣事,用地方语言演唱,通俗易晓,为妇孺所喜见乐闻。其内容分为《大牌》、《盘答》、《小调》、《其他》4类,着重于唱腔的变化,力求字正腔圆,板眼纯熟,一字一句都能听得明白,唱时配以四胡、三弦、琵琶、笙等乐器,使音韵协调,节奏柔和,旋律优美。清末民国初,民间先后有“如赓洋”、“启民社”、“课余消遣”、“小潮音”、“光舞琅”等“洋歌”社组织,其中成员有书法家、画家、音乐家、企业家及教师、医师、机关职员等。音乐唱腔方面的知名人士有陈启肃、黄翼晶、陈实君、吴秉炎、江兴让、王圻、尤崇桂等;打击乐方面有沈觐寿、张凌波、沈韵珂等;演唱者有张季如、刘元桂、郑英勋、程西坡、陈赓(女)、陈瑜(女)等。至解放前夕,只剩“小潮音”一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福州市洋歌研究社”。由许鹏翔主持。“文化大革命”中,道具乐器全部散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文化部门几次召集会议,倡议恢复。当年闽剧唱腔会演时,曾由名演员陈仕心、民间老艺人程西坡作《花鼓调》、《下山鼓》的洋歌曲调演唱,颇得好评。
六. 安南伬
安南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流行于城里南街地区一带,为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据艺人称,该乐种系明末清初由闽南传入林浦乡。福州人称闽南为“下南”,所以“安南伬”也称为“下南伬”。早期为肩挑小贩所喜爱,由于长期流行于福州地区,受福州十番影响,已经十番化了。乐曲常以唢呐领奏的散板开头,音乐进行中,始终以打击乐器陪衬,节奏多样,气氛热烈。目前此乐种在鼓楼区已基本绝迹。
七. 京鼓吹
京鼓吹,又名“打京鼓”,是广泛流传于福州地区的一种吹鼓乐。主要用于民间婚丧嫁娶、迎神赛会和寿诞、生子等场面。最多还是用在丧事场面。艺人大多为农民、手工业者等。艺人的技艺多是祖传,一代代延续下来,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早期京鼓吹主要服务于官府的迎宾祭典活动。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京鼓吹原是朝廷的礼仪形式。后来,民间百姓学官府的排场,才逐渐流传到民间。
在民间较隆重的婚丧喜庆中,当有贵宾来临,门子一报,京鼓吹艺人便吹奏几小节乐曲以示对宾客的欢迎和感谢之意。京鼓吹在用于婚事和丧事时,演奏又有不同。
京鼓吹演奏形式有“坐奏”和“行奏”(即室内和室外)。以前,还有一种独特的形式,是由六至八人骑在马上轮流吹奏,称“马上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州城内节日大规模游行队伍中有过一次,此形式不仅需要马匹,而且需有马术骑技高超的艺人方能演奏,故而失传。
京鼓吹所有乐器有小堂鼓、唢呐、锣、钹等,人员可多可少,视仪式的规模而定。
京鼓吹曲目有些与戏剧哗牌雷同。代表曲目有:喜庆吹奏的《上酒楼》、《大登科》、《小登科》、《大过场》、《双贵子》等。丧事吹奏的《哭怨天》、《半堂》、《嘛素吗》等等。不同场面需用不同曲牌。另外大牌吹多用在户外游街及较大场面,而小牌吹则是在室内,与大牌吹穿插,衔接套用。
京鼓吹的基调欢快、活泼、热闹,音量大,有气势。加之乐器简单,人员少,机动灵活,深得民间喜爱。在农村,家庭操办婚丧吉庆诸事,大都喜欢雇请京鼓吹班社前来助兴。至今此乐种在鼓楼地区民间丧事活动中尚可见到。
八. 太平鼓
以地点来讲,源于仓山区盖山镇步卓村,后逐渐流传鼓楼区。从用途来讲,源于祭祀、跳神等迷信活动,后来发展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鼓槌,或打鼓心,或敲鼓边,边敲边舞,舞蹈动作采自霸王鞭、七节棍等。鼓点变化丰富,舞蹈粗犷,技巧复杂,场面活跃。表演者二至数人不等,音乐活跃热烈,各地不同。曲调朴素爽朗,由若干短曲组成,有领唱、对唱、帮唱等形式。太平鼓目前在鼓楼区已基本绝迹。
九. 十音八乐曲
此乐曲源于莆田地区,主要流传于永泰县,后逐渐进入鼓楼区。其中八乐在明末清初已盛行。商人温兆方、温友秀等募资购置乐器,聘师传授。1948年元宵集会演奏,各台盛况空前。十音又称文音,俗称十音为文乐,八乐为武乐,由其各自演奏的声色音调噪静而得名。十音八乐合班弹奏,又称文武全班。其乐曲有《江头别》、《江头金柱》、《观音牌》(十音文调)、《南梨》(八乐武调)、《叹亲》(八乐)等。此乐种目前在鼓楼区已消失。
十. 民间器乐曲
民间器乐遍及福州各区县(市),其中主要分布在鼓楼区,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昔时,婚丧喜庆、习俗节日,民间乐器常作为仪仗伴衬,寄托悲欢情怀。至今戏曲、曲艺、歌舞、舞蹈亦常以器乐烘托气氛。配合动作,如《十番》、《京鼓吹》、《十番锣鼓》、《太平鼓》、《太平篆》以及《四平锣鼓》、《放花锣》、《牌子锣鼓》、《铃锣》等。民间器乐目前在鼓楼尚存。
十一. 打击乐
打击乐遍及福州各区县(市),包括鼓楼区。福州民间艺人把它称“硬爿”,乐人以敲击的鼓、锣、钟、磬、铃、狼串和木鱼以及夹子、吉子等乐器为主,具有不同节奏、音色、音量,或齐击,或轮击,或交替敲击,构成多种多样的锣鼓点(锣鼓经)。它主要用于民间习俗节日、婚丧喜庆以及地方戏曲、曲艺等。如《闽剧锣鼓点》、《十番锣鼓点》、《十番锣鼓》、《太平篆》(福寿曲)、《四平锣鼓》等。
摘自《鼓楼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