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地区的民间工艺品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些民间工艺多属个体经营,技艺秘不外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手工艺人走社会主义集体道路,先后建立多种专业工厂,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创作出许多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品,畅销于国内和国际市场。
一、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是福州传统的手工艺品,可考历史为发端于南朝,距今1500多年。它采用福州市郊寿山上特产的叶蜡石矿作为雕刻材料,利用天然的色石,雕刻成各种精美的艺术品,行销国内外。
南朝墓葬中出土的寿山石雕“卧猪”,形象逼真,雕工简朴。唐代已用寿山石刻制佛像、香炉、念珠等宗教用品。宋代由官府组织作坊刻制各种寿山石俑,供官僚贵族作殉葬品。元明之际,石雕艺人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印钮雕刻艺术。清代是寿山石雕的鼎盛期,各种艺术流派争奇斗艳,或纯朴深厚,或精巧玲珑,精品多为宫廷收藏。寿山石雕分圆雕、浮雕、镂雕、薄意和印钮五大类,有花果、人物、动物、古兽、山水等陈列品,也有印章、文具、烟具、花瓶等用品,品种近千种。其中以具有闽南特色的荔枝、雪藕、佛手、蟹菊、葡萄等为题材的装饰品最为有名。寿山石雕艺术特色是“石”,即根据石质、石纹、石形和石色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题材,也称“审石”,俗称“相石”,有“一相抵九工”之说。
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寿山石雕在圆雕和摆件方面有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雕刻艺人以擅雕人物的郑仁蛟、精雕各色印钮的林文举和以薄意闻名遐迩的林清卿(绰号“西门清”)为最出名。近代,福州总督后(省府路)成为寿山石雕、印章经营的集中地。抗战时期,寿山石雕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1950年,中共和政府对石雕工艺十分重视,组织艺人集体生产。1955年,鼓楼区东街寿山石雕刻店主郭功森等人,发起成立“福州寿山石刻生产合作社”。1958年,福州寿山石雕界出现一派繁荣景象,郭功森在其著名代表作《九鲤连环卣》中所寓示的环环相扣、连续不断成为当时祖国繁荣和福州寿山石雕界的真实写照。1970年鼓楼区石雕工艺与木、牙雕刻厂合并为福州雕刻厂。
1987年底,中国地质科学院等6个单位联合在福州召开“中国田黄研究会”,对寿山石雕技艺有高度的评价。居住鼓楼区的寿山石雕名家郭功森、冯久和、林发述、陈敬祥、郭懋介先后被评为“福建工艺美术大师”。
1992年12月,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92中国福州工艺美术节”,展出寿山石雕精品。至1995年,举办榕台寿山石雕、篆刻艺术等各种研讨会。
二、脱胎漆器
福州漆器相传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已有生产,艺人继承我国优良的髹漆传统,吸收各种不同的装饰技法,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受到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和欢迎。清代嘉庆元年(1796年)鼓楼地区著名的漆器艺人沈绍安对已经失传的“夹胎”技法加以改进,并逐步完善脱胎漆器制作方法。民国时期较著名的有林钦安等数十家。由于都是个体手工艺作坊,分散生产,漆器艺人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受到限制,产量少,大型的装饰品更为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研究机构,由专人研究设计造型和配制包漆等,因而漆器艺术达到高水平。如有名的各色闪光、磨漆画以及仿铜、仿陶、仿瓷等,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研究试制成功的。
脱胎漆器的最大特色是用脱脂髹漆的技法制成。所谓“脱胎”,就是在木胎和泥胎表面,用多层夏布或绸布以漆褙上,连上两道漆灰料,再脱去内胎,便成为脱胎漆器的雏型。然后再加上几十道填灰、上漆、打磨和阴干处理等工序,即成半成品,这在漆器行业上叫“地底”。最后,再配上彩漆和各种装饰,便成为成品。用这种技法制成的漆器,轻巧异常,质地坚固。一般碰不坏,跌不破,也不易变形、落漆、掉色。脱胎的茶具、餐具,用来泡茶盛汤,与瓷器一样有实用价值,比瓷器更为轻巧耐用。
福州脱胎漆器,不但坚牢实用,造型别致,装饰多样,色彩明丽和谐,且品种繁多,据估计有一千多种,大型的、高级的有屏风、挂联、围联、大花瓶和人物塑像等。
1958年,在鼓楼区五一北路成立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该厂先后多次参加世界各国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参展作品屡获金奖和其它奖项。1986年,该厂为香港宝莲寺制作高达2.8米的《四大天王》脱胎佛像。1987年,该厂生产的“地球牌”产品晋京参展,获国家金杯奖。至1990年,先后为日本制作高3.1米的《力士金刚》,其他作品有《仿西汉雕填纹瓶》、《大孔雀纹嵌瓶》列为国家珍品被收藏。
1991年,通过技术改革,使用机械进行印纹、喷漆,改变过去全凭手工制作的局面。
三、木 雕
福州木雕工艺发达很早,但源流已不可考。在唐、宋时代,从庙宇中的佛像和建筑栋梁上雕刻装饰逐步发展到神龛和家具。到明代,出现圆雕仿古人物。
木雕工艺是利用各种木材(主要用龙眼木和黄杨木)经过艺术加工,因质刻成各种形象的艺术。福州木雕以雕刻圆雕人物和鸟兽为主,尤其是佛像、古典人物的作品。20世纪50年代鼓楼地区木雕业多为家庭作坊,代人加工打磨等,多集中于南门兜板桥河沿。
1970年鼓楼区木雕艺人归并入福州雕刻厂。
1980~1995年,部分民间木雕艺人作品投入旅游市场,部分从事寺庙庵堂的佛像制作。
四、木 画
木画是福建特产工艺品,也是近代新兴工艺之一,不过80多年的历史。据说在1912年,有人从德国携带类似“木画”的工艺品归闽,当时的福州工艺传习所艺人吴启棋,素工雕刻、仿效其制法,在总督后(今省府路)开设木画店,大量制售,形成一种民间工艺。木画的构图侧重写实,系传统“北宋”画派的山水技法,常以楼台亭阁,衬映出美的风景。它的制作形式,则是以软木雕镂各种形象,把所雕刻的各种零件构成图画,镶在玻璃框中,以资赏玩。继后工艺日精,能将各地名胜风景片,依样缩刻,惟妙惟肖,十分工巧。这种刻法,木画术语叫做“特”。又以平视面突出为主体,从悬挂转为陈列,形式日见丰富多彩。
1955年,鼓楼区于西洪路127号成立木画生产社。1957年改为福州工艺木画厂,1983年迁华林路。通过技术革新,部分工艺采用机械生产,提高工效。
1995年,鼓楼区的市、区属木画厂有3家(包括家庭作坊),从业人员达600多人,年产值数十万元。
五、纸 伞
福州纸伞历来是福州对外贸易的传统手工业产品,具有轻巧、优美、坚实耐用的特点。销路最盛时期,福州雨伞牌号有上百种,以杨常利双喜牌纸伞质量最佳,曾在国际上获奖,被誉为福州手工业品的三宝之一。
双喜牌纸伞的造型及整个工艺,体现中国工艺品的优良传统——美观与实用的高度结合。这种伞晴雨咸宜,三伏气候烈日当空,伞面能阻挡炎阳而不发脆、不爆裂;倾盆大雨时用来遮蔽,绘画色泽不变。
纸伞品种繁多,有花伞、明油伞、丝棉纸伞、蓝绿棚伞、双层花伞、绢印彩画花伞、绢印套色童伞以及游泳伞等等,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1955年,鼓楼区的私营伞店并入地方国营福州伞厂,产品供应省内外需要,还销售到日本和南洋等地。
1980年后,由于受到“洋伞”、“自动伞”、“折叠伞”的冲击,纸伞的生存出现危机,逐渐退出市场。
六、角 梳
福州角梳历史悠久,早在200多年前,福州已出现角梳行业。70年代,在福州北郊浮仓山发掘的南宋黄日升墓,出土的随葬物中已有角梳,足证福州角梳至少有700年以上历史。
福州角梳的特点是美观耐用,滑润而不挂发,去污而不沾,解痒而不痛。在1933年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福州角梳与脱胎漆器、纸伞同得应届奖,被称为三宝。40年代,以润光厚(开业于本世纪20年代)的“童牛牌”和李厚记(开业于19世纪末叶)的“航海牌”最负盛名。1946年,美国的塑料梳倾销中国市场,角梳行业受到冲击,至1949年,只剩下十多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角梳行业得到恢复发展。1958年8月在鼓楼区文儒坊16号成立福州角梳厂。
1965年,福州角梳厂对产品进行技术改革,实现生产机械化,日产量从4000支提高到5500支。
1986年,民航牌角梳被评为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1990~1994年,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角梳新品种增加到140种,产品有人物彩画、名山风景、花鸟动物,“八仙过海”、“红楼十二钗”等,造型有“彩琵琶”、“彩寿星”梳等60多种。另外生产“按摩角梳”和“发梳”系列产品分别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七、制 花
福州绸花原称草花,已有百年历史。在福州一带,凡梳髻的妇女,都喜欢在发髻上插缀绸花,以添风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制花业得到人民政府的关怀扶持,建立制花工厂,福州市工艺制花厂厂址在鼓楼区光禄坊花仓前。产品先后参加国内外的展览会。
福州绸花分为瓶花、胸花、装饰花、盆花等四大类。瓶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产品,有梅菊、芍药、牡丹、玫瑰、茶花、报岁兰、草兰、蟹仙、莲花等。胸花也是新的产品,不但有新娘新郎佩带的大红花,还有英雄模范人物佩带的光荣花,销路极广。装饰花品种最多,用途很广,尤其是盆花,制作精美,惟妙惟肖,真假难辨。
1958年,在鼓楼区花仓前成立福州工艺制花厂,创制的香料绸花,在香港供不应求,年产值32万多元,其中“牡丹”、“大理菊”、“梅花”达国内外先进水平。1980年,生产的蜜蜂牌绸花获省优质产品奖。
1990年试制成功“人造花果”,批量投放国际市场,年产值达250万元。
至1995年,福州工艺制花品种达300多种。
摘自《鼓楼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