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簪:半是刀锋半是柔
作者 林丽钦
女性的发饰,作为细腻的文化符号,不仅是个人品味的展现,也是社会地位与身份认同的微妙标识。
光绪年间,著名藏书家郭柏苍在《竹间十日话》第五卷中,记载了福州的“田婆”与“卖渔嫂”之间在发饰上的“鄙视链”:“福州所称卖渔嫂即曲蹄婆……作半爿髻以别田婆,有梳髻中簪者,田婆辄殴之。”晏昌贵在《中国古代地域文明纵横谈》中引述了这一历史细节并阐释道:“田婆就是福州四郊的农妇,她们戴着如碗大的耳环,头挽螺髻,分插三条簪,簪为银制,中间垂直一条螺簪,左右两条平行斜插,如剑状,俗称三把刀。”尽管身为普通劳动妇女,但田婆对自己“三把刀”的专属装扮仍保持着强烈的界限感,将曲蹄婆的越界之举视为冒犯。
然而,田婆的发饰在都市居民的审视下,同样也属于被轻视的范畴。清代重臣梁章钜之子梁恭辰,在其著作《劝戒录》中,对城中女子于婚嫁之际竞相效仿的“奢华之风”提出了严厉批评,并以讥讽的笔触指出,此等行径“其实不过夸耀于连江婆、三条簪辈”。此处所提的“三条簪”,便是“三把刀”的另一称谓。在梁恭辰的描绘中,“连江婆、三条簪辈”被明确区分为与城中女性截然不同的城郊妇女群体。
卢公明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书中提到,在福州地区,街上农妇的装束能看人一眼看出与小脚女人的区别,“她们与小脚女人的区别不仅在于天然的大脚和裸露的小腿,而且还在于她们特殊的‘三条簪’头饰以及完全不同的服装颜色及款式。”在这位美国人眼中,“三条簪”是区分女性阶级的一个重要标志。
然而,一张拍摄于1865年的照片似乎告示了“三条簪”佩戴者身份的转变。照片被一个叫仝冰雪的作家收藏并收录在《一个中国人62年的影像志》一书。照片拍摄于当年福州旗昌洋行对面的同兴照相楼。我们从照片背面的英文说明中得知,女子技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也戴起“三条簪”头饰走进了照相馆。
但一直到民国时期,“三把刀”头饰的主体依旧为城郊的劳动妇女。《郑丽生文史丛稿》中提到文史专家王铁藩曾存有民国时期张遵旭所著《福州及厦门》的藏本,并转录:“福州妇女头饰簪三枝长各八寸,形似刀,福州人名曰‘三条簪’。吾辈睹此,或以为怪,因其簪似刀故名其人曰‘三把刀’。每清晨由城门远望‘三把刀’灿灿之首饰,恰如罗马时代之军队行列,盖城内所需米菜及城外污秽品之输送皆赖‘三把刀’为之也。” 民国时期,“三把刀”仍是城郊劳动妇女最显著的标志。
虽然佩戴“三把刀”的女性社会地位并不高,但关于她们为什么要佩戴“三把刀”的传说却赋予她们很高的尊严与价值感。
郑丽生在《福州民俗志》的《三条簪》条目中提到:“‘三条簪’始于何时?文献无征。近人刘训瑺《洪塘》诗中曾咏及之:‘娘子撑船东接郎,前朝回首事凄凉。须眉死尽裙钗活,蛮髻依然晃剑光。’自注:‘相传无诸国亡,男儿歼灭,汉兵强娶妇女,不从者髻上常插刀子防卫。’”
另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明代倭寇入侵沿海地区时,福州妇女将刀剑藏于发髻中,以备不时之需。
而郁达夫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中则记录了另一版本的 “三把刀”传闻:“到得唐朝,大兵入境,相传当时曾杀尽了福建的男子,只留下女人,以配光身的兵士”,“因为她们的父亲、丈夫、儿子,都被外来的征服者杀了,她们誓死不肯从敌,故而时时带着三把刀在身边,预备复仇。”
这些传说,无不寄寓对女性贞洁刚烈品质的崇高颂扬与强烈期许。这种期许,从自我修养上升到家国情怀,关涉兴衰荣辱。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三条簪”曾一度成为被禁止的对象。
福建省文史馆编的《闽海过帆》一书中记录了一个《“三条簪”闹警署》的传闻,言之凿凿记录民国十六至十七年(1927-1928)间,闽侯县发生的一场禁止“三条簪”发饰引发的社会波澜。当时,闽侯县公安局认为妇女佩戴“三条簪”有违市容,遂颁布禁令。凡见发间插有“三条簪”者,便强行将簪子拔下,扭曲变形后归还。此举引发许多挑粪农妇泼粪并大闹警署公堂的反抗。署长不得不作出退步,允许进城农妇自行将“三条簪”拔下,但出城后,在郊外则不受此限。风波才终于得以平息。
但“三条簪”存在过的痕迹并没有从福州人的记忆中被轻易抹去。
徐鹤苹在《叙事:福州闽剧评话伬艺的集体记忆与保护传承》一书中指出,闽剧脸谱可追溯至徽班与京剧,但当它们融入闽剧的艺术土壤后,便依据福州独有的民间习俗与审美偏好产生了变异。闽剧旦角的 “三条簪”与“田螺髻”等发式,便蕴含了浓厚的地域风情与文化底蕴。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福建省志·戏曲志》记载,“旦角传统发式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如《鸳鸯汤桶记》中安令婆的发髻,《卖白菜》中农妇的‘三条簪’,《渔婆女》中渔婆的田螺髻等,均仿照民间妇女的发型。” “三条簪”与福州的生活、传说、戏剧缠绕在一起,经过时间的发酵变成了许多人忘不掉的乡愁。
1927-1928年间,胡也频在北京创作了《登高》一文。文中回忆少时重阳节的福州乌石山充满了“零星的到城里来观光的绅士,稚嫩的少女,戴着三条簪和大耳环的农妇,挑着一担担的甘蔗、梨子、登高粿的小贩”,“山门口巍峨的殿堂官阁里,殷勤的道士引导游人观看各种古迹”。冰心在《故乡的风采》中感叹“天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农村妇女能和我故乡的‘三条簪’相比,在俊俏上、在勇敢上、在打扮上,都差得太远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条簪”还是渐渐淡出了福州人的视野。近期,随着汉服文化复兴的浪潮,“福州传统妆束技艺”荣耀地登上鼓楼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殿堂。
“三把刀”造型在尘封多年后,以一种传统与现代美学精妙融合的全新姿态,站立于时尚前沿。新的“三把刀”造型成为“国潮”新宠,不再局限于往昔的形制,而是与精心改良的汉服相得益彰,相互映衬,共同编织出既蕴含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全新画面。它不仅成为福州新女性家国情怀与刚柔并济气质的象征,也是对女性力量的现代诠释。
“三把刀”被演义与定义的历史,映射了女性身份与角色在历史洪流中的演变。但今天,选择佩戴锋芒毕露的“刀”,还是温柔绚烂的“花”;展现英气袭人的飒,还是温婉如水的柔,女性拥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