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家在鼓楼”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三坊七巷》专栏,通过坊巷名居古厝、坊巷名人、坊巷诗联赏析、坊巷民俗、坊巷工艺美术等篇章,讲述繁华喧闹之下,那些属于三坊七巷的文化和故事。
沈绍安:“脱胎换骨”承非遗
作者 施丽玲
福州,简称“榕”,是中国漆艺之都,也是全球漆艺人的朝圣地。福州漆艺守正创新,既是传统的,也是当代的。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是中国漆艺界的集大成者,以器型美、色雅、工艺精而深得世人赞誉。
中国漆艺起源于约七千年前,而福州漆艺则发端于唐代,在南宋开始形成规模,但后来居上。明代黄成所著的《髹饰录》对中国漆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福州漆艺亦得惠泽。福州是脱胎漆器的发端地,因清代著名漆艺匠人沈绍安首创的“脱胎”技艺而闻名。
沈绍安漆艺博物馆 原浩/摄
沈绍安,福州脱胎漆器鼻祖,被誉为中国漆器一面最光辉的旗帜。清乾隆年间,沈绍安受唐代夹纻技艺的启发,复原创制“脱胎”技法,实现了漆器从木胎到布胎的飞越,由此开启了“脱胎”技法从酝酿到发展的过程,从而翻开了中国漆艺从民族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沈氏家族历经七代传承发展,漆业昌盛,巧匠如林,漆器精品迭出,荣誉超凡,培养并造就了沈幼兰、李芝卿、高秀泉等一批名家。沈家可谓福州近代漆艺的摇篮,开创了福州漆器漆彩纷呈、千文万华的新面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漆艺行业的发展,为中国近代漆艺文化发展史书写下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沈氏脱胎漆器被列为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齐名的中国传统工艺"三宝"。2006年5月20日,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福州乃至福建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
创制脱胎 名闻坊巷
沈绍安,清乾隆年间(1767)生于福州三坊七巷的双抛桥河墘小花巷一户破落的官宦门第。他自小聪明伶俐,对漆艺表现出浓厚兴趣。青年时期,在小花巷的祖屋开设了一家漆器店,以油漆加工及制售漆器小商品为业。一日,应古寺和尚之托,上山修缮一块遗存数百年的破旧金字匾额。这块匾额,虽金箔尽褪,木料也已糟朽,但夏布裱褙的底坯却完好无损,坚固如常。他深受启发而顿悟,回家后便将设想付诸实践。他用泥土塑模,在模型外裱上夏布再刷上清漆,待漆干成型后脱去胎体,留余夏布与漆独立成器。经过反复试验,脱胎漆器终于诞生了。
殊不知,正是这位普普通通的漆匠,在无意中传承并发展了失传已久的唐代“夹纻”工艺,从此让中国漆器技艺百花园中多了一种芬芳。沈绍安“脱胎换骨”般的创新,开创了我国漆艺文化的新局面。
漆彩技艺 守正创新
上苍赐材,故而漆之;喜心悦目,故而饰之;因情而动,故而乐之。在两百多余年的传承发展中,沈氏脱胎漆器完成了工艺品向艺术品的飞跃,创造了独特的审美体验。沈绍安并不满足于掌握“夹纻”原理,做出更美、更轻巧的漆器艺术品才是他的追求。于是,薄料技法也应运而生。把银箔和桐油混合研磨成泥,加入矿物质颜料予以调色,然后入漆搅拌,最后用麻布将漆液层层过滤,以使得漆液尽可能细腻。好的涂料形成的漆膜还需够“薄”,在沈氏以前,制作漆器的艺人都是用毛刷来上色,沈氏却用手蘸漆来实现“薄”。把涂料一点一点地拍到器物上,这种做法也大大提高了漆器的色彩亮度,其表面的金属光泽也愈加明显。乾隆年间的巨商富贾、达官贵人无不以拥有沈氏的薄料漆器为荣,即便是乾隆皇帝也对沈氏漆器赞不绝口。
沈氏脱胎漆器先后创新发展出彩髹、彩画、印锦、台花、雕填、镶嵌等技法,新中国成立后又发展了宝石闪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彩窑变、变涂、仿青铜等技法,把髹漆技艺同玉雕、石雕、牙雕、木雕、角雕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并拓展了品种花色,囊括了人物、花瓶、果盘、盒子、用具、家具以及定制类等各式产品,可谓品类繁盛,变化无穷。每增一种技法,都能演化出一种新的品种,都让脱胎本身多一分高妙,让沈氏脱胎漆艺如繁花盛开,四季不绝,最终形成了18类共1200多个花色品种。可以说,沈氏脱胎漆器是一个传承不断、动态发展的工艺集聚、工艺体系,构建起了一座精彩绝伦的艺术殿堂。
沈绍安漆艺博物馆 原浩/摄
传承有序 代有其人
1835年,沈绍安辞世,其子沈初朱(1789-1849)继承父业。沈初朱对家族脱胎漆器的贡献在于承上启下,顺应时代变迁,五口通商时期积极参与外销,作品题材上不拘泥于传统,而是满足西方人的审美及趣味,同时在工艺上增加了一次垸灰,使得漆器更加坚固耐用。
沈初朱传长子沈作霖(1818-1878)。他的技艺同样精湛,丰富了脱胎漆器的装饰颜色阈值。沈作霖生子六人,为“允”字辈,“允”字辈又生“正”字辈15人,沈作霖执掌家业时,祖孙三代共计22人从事脱胎漆器制作,基本打破了“四传四不传”的祖规,家族劳动力空前庞大,创造力竞相迸发。到了“正”字辈时期,沈正镐、沈正恂、沈正恺、沈正愉、沈正僖相继成立“正记”“恂记”等字号,家族传承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正创新,技艺水平不断提高,进入了鼎盛时期。清光绪年间,闽浙官员购买精美的沈氏脱胎漆器进贡宫廷,随之在奇珍异宝中脱颖而出,深得慈禧喜爱,沈正镐、沈正恂因此受赏“一等商勋、四品顶戴”。
登峰造极 享誉全球
沈氏漆艺族传家承,漆业昌盛,漆器精品迭出,荣誉超凡。19世纪中叶起,沈氏脱胎漆器一直作为中国奇珍异宝的代表,在历届万国博览会中屡获金奖。1898年,沈正镐选送所创作的《莲花盒》《茶叶箱》参加1900年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获头等金牌;1911年,沈正恂创作的《荷叶瓶》《大梅瓶》等在美国、意大利获得金牌最优奖和一等奖,使福州脱胎漆器声名远播,享誉全球。
经历数届万国博览会后,沈氏脱胎漆器吸引了无数西方人的眼球。朱启钤在《漆书》中记载:“外国人嗜沈绍安手制品,视同古玩,值虽千斤,亦无吝啬。”它以其绚丽多彩的髹饰之法营造出“色彩瑰丽、光亮如镜”的特有质感,被描述为“珍贵的黑宝石”“难得的东方珍品”。
天下无双 人间独绝
一门漆艺,上能赢得王公贵族的专宠,成为皇室御用的审美器具与精神享受,同时也能赢得众多文艺大家的青睐,进入他们的诗文,下能接地气,成为平民百姓餐桌、床头、案几上的日常生活用具。可以说,沈氏脱胎漆器做到了雅俗共赏,实用与审美的兼得,器用与艺用齐头并进发展,这在整个中国传统技艺中都不多见。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在故宫博物院中,保存着一件由沈绍安进贡的脱胎菊瓣朱漆盖碗,它通高10厘米,口径10.8厘米,内壁却薄如蝉翼,厚度甚至不及1毫米。乾隆帝见后龙颜大悦、爱不释手,亲自在盖内、碗心题刻隶书填金诗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裛露掇其英。”短短的一首五言绝句,便将脱胎漆器的轻巧典雅展露无遗。有了乾隆皇帝的赞誉,时人对于脱胎漆器更是喜爱有加,沈氏漆器从此成了国宝珍瑰。
沈绍安漆艺博物馆 原浩/摄
在福州的沈绍安漆艺博物馆中,珍藏着沈绍安兰记款《银漆彩绘山水人物梅瓶》,它把宋代名画《西园雅集图》搬上漆器,让千年前的那场聚会得到立体呈现。漆器特有的推光工艺,赋予画面天光灯色,让这件作品与绘画原作相比,意境愈加高远。此瓶曾被民国要员陈仪赠予日本高桥博士,2012年在福州漆艺界相关人士的努力下,回归沈绍安漆艺博物馆,成为该馆的一件镇馆之宝。
著名学者、文物鉴赏家王世襄曾评价:“福建漆器,源远流长;能工巧匠,代有其人。”郭沫若曾形容:“举之一羽轻,视之九鼎兀;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这都描绘出了脱胎漆器技艺的精妙以及给人的独特审美享受。
国宝漆韵 续写非遗
沈绍安脱胎漆器作为中国传统漆艺的代表,已然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正可谓:世界漆艺看中国,中国漆艺看福建,福建漆艺看沈绍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020年,承载着深厚历史、怀揣着无限梦想的沈绍安漆艺博物馆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朱紫坊芙蓉园全新亮相。它是由爱国华侨林正佳先生独资创办,是中国首家以老字号命名的漆主题博物馆。多年来,创办人深知复兴传统福建漆艺已迫在眉睫,为重振福建大漆之风,推动中国漆艺传承发展,不惜斥巨资倾囊抢救濒临失传的漆艺非遗。十余年间奔寻于海内外遍访名家,收藏保护沈绍安家族漆艺遗珍,助力让沉寂已久的“东方黑珍珠”于世人眼中重现光彩。如今,沈绍安漆艺博物馆正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绽放中国漆艺千文万华与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