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我们的三坊七巷(19)

时间:2024-10-28 09:28 来源:家在鼓楼微信
| | | |

   编者按: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家在鼓楼”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三坊七巷》专栏,通过坊巷名居古厝、坊巷名人、坊巷诗联赏析、坊巷民俗、坊巷工艺美术等篇章,讲述繁华喧闹之下,那些属于三坊七巷的文化和故事。 

  写在参观水榭戏台后 

  作者 江榕 

  闽剧,又称福州戏。 

  明清两代,福州地区民间文艺活动日趋繁盛,而文人参与戏曲活动直接催生闽剧的早期形态——儒林戏。 

   

  闽剧经历了从晚明至民国时期的萌芽、演变、交融、整合、成熟,呈现出“开放”和“包容”的格局。闽剧艺术根植于传统,来源于生活,其表演形式是大众喜闻乐见的。 

  演员未出场前,闽剧的布景已呈现在观众眼前,剧场旁边坐着准备演奏横箫、唢呐、二胡、锣、鼓等乐人,其中逗管、椰胡、双清、月琴是闽剧的四类特色乐器。随着乐器之声响彻全场,戏曲演员踏着戏曲节拍款款而来。演员的着装扮相能让观众很快分辨出其所扮演的角色。 

   

  闽剧表演曾在福州大街小巷广泛开展,成为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调剂”,这其中包含了群众乐享盛世佳节之福。说起闽剧,不由得令人联想到水榭戏台 

  水榭戏台,位于三坊七巷衣锦坊东口北侧,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原是郑姓住宅;清道光年间(1821-1851),为孙翼谋家族所有,建筑恢宏大气。 

   

  水榭戏台就建在该院落花厅区域中的池上,池内养有水族,池底涌泉,长年不涸。池旁石栏板浮雕花卉。池东西两侧为假山、雪洞。戏台呈方形,面积30平方米,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九脊歇山顶,翘角上刻有精美的镂空角鱼,檐下夹角施雕花弓梁、垂柱,内顶上有方形藻井,周饰蝙蝠,象征福寿双全。戏台三面临水,中隔天井,面对楼阁。双层楼阁,可供聚会、看戏或登高望远。

   

  水榭戏台建筑的细微之处无不彰显出创建者的福祉追求,它是研究明清时期福州官家生活、民间戏剧文化的重要资源。 

  戏台上精美的藻井天花上刻有“凤凰池”,民间传说能见到凤凰这种神鸟即天下安宁;藻井中刻有“团鹤”,周围雕饰蝙蝠,象征福寿双全;戏台对面两层阁楼,檐下悬钟雕刻有玉米、葡萄、谷穗等植物,寓意百子千孙;雀替是龙头鱼尾形状,寓意鱼跃龙门。

  旧时,每逢喜庆日,宅院主人会请闽剧班子来此表演,受邀的亲朋好友在厅里品茶、观戏。他们喝着热茶,吃着小点心,期待台上的戏曲演员闪亮登场。 

   

  不同的角色不仅有不同的扮相,还有不同的唱腔。闽剧唱腔有“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哆哕”和“板歌”六个部分,统称“榕腔”,以其唱腔优美、婉转流畅而声名远播。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都浸透了无数次练习的汗水,在看似不经意的动作背后都是其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们运用手、眼、身、法、步,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角色的内心世界。观众在演员的举手投足间悄然入了戏,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一场场瑰丽奇绝的故事现场。 

  三尺戏台,演尽人间悲与欢;戏腔婉转,唱尽闽都多少事。水榭戏台建在花园的水池中,水清、风清、音清,兼具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唱戏人在水榭戏台上传神地表演,观众在景中听戏,在戏里赏景。 

   

  闽剧以其高雅、潇洒的艺术风格深受大众的喜爱,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曲艺家们将闽剧代代相传,使其流传至今,成为不灭的乡音佳话。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