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家在鼓楼”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三坊七巷》专栏,通过坊巷名居古厝、坊巷名人、坊巷诗联赏析、坊巷民俗、坊巷工艺美术等篇章,讲述繁华喧闹之下,那些属于三坊七巷的文化和故事。
漫步宫巷
作者 方琪
我的家在宫巷,我自幼生活于斯,成长于斯,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赴厦门求学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家乡。但每逢寒暑假,我就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不仅仅因为这里有我心心念念的亲人和师友,更令我魂牵梦萦的是这里毗连的古建筑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而今,我徜徉于宫巷,再一次瞻仰名人之故居,仰慕先贤之风采,体味闽都之风韵。
宫巷,旧名仙居里,在宫巷东口的牌坊背面上方,镶嵌着竖写“古仙居里”石碑。
宋代改名为聚英坊,元代改名为英达坊,明初又恢复原名为聚英坊。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以巷内曾建有紫极宫而有了“宫巷”之名称。据宋淳熙《三山志》记载:“聚英坊,内紫极宫,故名仙居。后崔、李二姓显贵,因改名。”明弘治《八闽通志》亦有记载:“聚英坊,在宫巷口。旧名仙居,内有紫极宫,故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改名聚英。元又改英达,今复名聚英。”明万历《福州府志》记载:“英达坊巷,旧有紫极宫,又称宫巷。”可见宫巷在宋代已经形成格局,如今毗连一片的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
宫巷先后住过的历史名人有:五代十国时的闽王王后陈金凤,明代被誉为“西来孔子”的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清代有“贤臣”之称的山东代巡抚杨庆琛,清道光年间爱国诗人林昌彝,“中国海军之父”清代船政大臣沈葆桢,河南布政使、林则徐长女婿刘齐衔,曾任浙江按察使的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民国海军总长刘冠雄,还有为祖国统一大业献身的革命烈士、国民党中将吴石。
吴石故居位于宫巷中部
宫巷是三坊七巷中古建筑和名人故居以及坊巷风貌保护最完好的坊巷。民国28年(1939),作家郁达夫在《闽游滴沥》中写道:“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均是钟鸣鼎食之家,像林文忠公的林氏、郑氏、刘氏、沈葆桢家的沈氏,都住在这里,两旁进士之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大约也是风水好的缘故。”这里古时候有紫极宫、三山堂、关帝庙。福州解放前夕,关帝庙已破败不堪,仅余戏台,小时候我还在这里看过闽剧团演出。后庙宇彻底拆毁,建成一个小学,取名“童宫小学”,后改名为宫巷小学,我们家兄弟姐妹多在此毕业。同学中后来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可见其文化气息香清益远。
此外,古代还有宫苑里、大理寺衙门、射鹰楼、连城张氏会馆、永泰谭氏试馆;现有还保护完好的名人故居有刘齐衔故居、杨庆琛(吴石)故居、林聪彝故居、沈葆桢故居、刘冠雄故居。居住在宫巷的刘瑞业为福建师范学院教授,我在格致中学上高中时,他任化学老师曾教过我。至今,60多年过去了,刘老师身材颀长、面容俊朗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我眼前。
杨庆琛、吴石故居,位于宫巷北侧与刘齐衔故居比邻,门牌号22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874年),道光、同治年间(1821-1874年)归杨庆琛。民国17年(1928)被福建省某专员购买,改建为中西合璧砖木混合结构,保留清代建筑构架,外观改成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福州解放前夕,时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吴石将军曾住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后,曾用作福建省公安厅招待所。现为聚春园驿馆。1949年8月吴石将军飞往台湾之前住在杨庆琛故居,因我家在杨庆琛故居对面,那年我9岁有幸见到吴石将军,他和蔼可亲地摸着我的头,叫我“伲子哥”。斗转星移,时光飞逝,70多年过去了,我由不谙世事的稚童成为耄耋老翁,但吴石将军那儒雅风姿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之中。
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故居二进为书法大师沈觐寿先生住所,20世纪50年代,沈觐寿先生赋闲在家,我奉母命,有幸在14岁时拜沈先生门下学习书法和《古文观止》。每年暑假,我和家姐都到沈先生府上研墨挥毫,我习颜体,姐学柳体。我从临摹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碑帖起,连续五年学书法同时还读古文,直至1959年我负笈厦门离开福州。记得,1955年夏,沈先生接受省里书写《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的任务,我为沈先生磨墨,足足磨了两海碗墨汁。沈先生提起斗笔凝气聚神、一气呵成,写就“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沈先生那潇洒的风姿,那凝重的笔力,那磅礴的气势,至今还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谨记沈先生的“学书当学颜”和“字无百日功”的教诲,迄今依然挥毫不辍,并将此教诲传承到我的孙辈。
林聪彝故居内景
宫巷除名人故居外,还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0余座,这些古建都属于“不可移动的文物”,其建筑格局、风火墙、覆龟亭、厅堂、轩廊、插屏门、梁架、斗拱、悬钟、雀替、灰塑、雕饰都极具特色,真不愧“明清建筑活化石”之美誉。而居住其中的人士不乏近代风云人物,研究其生平事迹就是一部鲜活的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