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家在鼓楼”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三坊七巷》专栏,通过坊巷名居古厝、坊巷名人、坊巷诗联赏析、坊巷民俗、坊巷工艺美术等篇章,讲述繁华喧闹之下,那些属于三坊七巷的文化和故事。
修文兴文的塔巷
作者 林强
塔巷巷口的牌坊上,立着一座袖珍的七级佛塔,每从坊门下过,看着那树影斑驳里高耸的塔尖,我总好奇,塔巷的塔,最初是什么模样。
翻开宋代的《三山志》,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塔巷的塔,最初是一座阿育王塔。
闽地的塔,最早出现在南朝萧梁(502-557),鼎盛时,达到了“铦峻相望”的景况。可惜到了唐末,自称“冲天大将军”的黄巢攻入福州,一把火将闽地的塔“焚殄无遗”。王氏主闽时,休养生息的闽王大力崇佛,在福州地区建造了许多佛塔,除了诗句里“夜间七塔万枝灯”的七塔外,还有一座“闽王时有之”的塔,那就是塔巷的阿育王塔,为了这座塔,闽王座下的“琅琊安远使”还“募缘架造”了“育王塔院”予以奉养,而通往塔院的街道也因此有了“塔巷”的“俗呼”。
有“俗呼”,自然有正名。塔巷最早的正名叫“修文坊” 。
修文的本义,是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在过去,福州还有一处以“修文”命名的地方,那就是今闽侯的上街,它当时是侯官县十乡中的修文乡。
到了宋绍兴元年(1131),秘书省校书郎陈易则的侄孙陈肃以坊内“中举人数不利”为由,改“修”为“兴”,于是,塔巷又有了另一个正名:兴文坊。巧的是,也就在第二年,陈肃真的中了壬子科张九成榜的进士,后官至石城县的知县。
可惜的是,兴文了之后,塔巷的文运并未真正兴起,除了宋时出了一个不知名的两优释褐状元外,一直没有出现文儒荟萃、衣锦汇征的景象。于是在明代时,兴文坊又改成了文兴坊 ,与此同时,当地人在巷北建造了一座供奉“两优释褐状元”的文兴状元境。在里、社合行的年代,塔巷出现在社簿里的名称,便成了“文兴境” 。民国时,文兴境内还设有讲书场,每日午后,会请评话先生演讲,听众支付六十文不等的坐位价后,就可以入场,听评话先生将传奇话本,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娓娓道来。
明中期后,育王塔院与塔俱废,直到清末民初,巷里的人为全“塔巷”之名,象征性地在巷内砌造半爿小塔。20世纪50年代,又用水泥塑了一座袖珍的七级佛塔立在巷口的石坊上。后来塔被损毁,如今的塔是十年前重塑的。
塔巷牌坊上的石塔 @朱文
好在,巷内的琅琅书声从未停过,来来往往的匆匆过客,关注的也不是塔巷的塔,而是塔巷人文。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官府在塔巷为孝子高均立“旌孝坊” ,以表彰高均对其父母的孝行。这高家,可是塔巷里有史可稽的第一个世家。高均的父亲高旭 ,是宣德八年(1433)的二甲第二名进士,由给事中出为江西按察司佥事,卒于官,入殓后,高均就想守墓尽孝,为母亲所阻,到了母亲亦丧,乃于墓侧筑庐,三年始归。翰林院修撰罗伦闻听后,赠诗一首:“三年蔬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高均的从子叫孔嘉,是个教谕,也是个水墨画高手,他的儿子高濲,字宗吕,号霞居士、髯仙,师从郑善夫,绝意仕进。其藏书万卷,诗名远播,又工书善画,喝了酒后,狂叫放歌,散发跣足,时人赞“少陵有佳句,不若霞仙笔,醉后扫丹青,往往鬼神泣”,一门四世,文脉相承。
不久后,一个叫祝德的人从坊下走过,他一定从高均的孝心里看到了塔巷古朴的民风,于是,他在塔巷购房,并在房右筑书室,取名“恒斋”,当时的士大夫,如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林廷玉等,都“乐与之游”。祝德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祝廷玉是嘉靖四年(1525)举人,曾任江苏高淳县和广东恩平县的知县,次子祝时泰是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工部司务、户部陕西司员外郎,官终德王府长史,史称其“骎骎响用,甚有声誉”。进士许嗣宗、同知兰淦、教谕叶世振等亦与祝家联姻,三代以立,渐成塔巷名门。
清代以后,孝廉方正官崇、甘肃平凉府知府王燮、浙江巡抚王有龄、举人陈宝瑄、邮传部郎中陈懋师、度支部郎中陈懋丰、新编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王麒、海军“登瀛洲”舰舰长叶伯鋆、“福州八才女”之一的叶可羲、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林长民、空手道名师谢如如等也纷纷居此,这其中,又以王有龄的名声最巨。
多少衣冠来避地,至今名胜擅风流 。塔巷的名人还有许多,它的文运虽称不上昌盛,但修文、兴文之风一直不减。有人说,宋代理学家陈襄也曾住在塔巷里,他是古灵学派创始人,与陈烈、周希孟、郑穆一起“倡道海滨”,开闽学之先。